“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城市形象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為提升“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的品牌形象及傳播力,1月17日起,“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城市形象設計大賽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征集創意作品,快來投稿吧!
01
賽道名稱
“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城市形象設計大賽
02
組織架構
命題單位: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承辦單位: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上海市公共綠地建設事務中心
協辦單位:上海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字魔營
03
命題主題
打響環城生態公園帶城市品牌,擦亮國際化大都市的生態名片
04
主題釋義
《上海市生態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提出的構建“一江、一河、一帶”藍綠生態網絡,其中“一帶”指的就是環城生態公園帶?!碍h上”一條外環綠帶,串起50顆珍珠,“環內”十條楔形綠地、“環外”十七條生態間隔帶,聯動五個新城綠環——“環城生態公園帶”的規劃建設,是上海公園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不僅是上?!耙唤缓右粠А鄙鷳B空間格局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貫徹“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落實“公園城市”建設要求,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提升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軟實力,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打響環城生態公園帶城市品牌,推動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助力上海公園城市建設,把“一帶”打造為比肩“一江一河”的“世界級國際化大都市生態名片”,實現從綠水青山的高顏值,到金山銀山的高價值。
05
參賽對象
1.設計愛好者;
2.專業設計師;
3.本科生研究生:在校及五年內畢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以及進修生等;
4.高職高專學生:在校及五年內畢業的??粕?
5.高校教師:高校在職教師及聘任的行業導師、兼職教師等。
06
投稿時間
2025年1月17日-2025年3月31日
07
作品類別及規格
名稱類
以2字至7字為宜,要求朗朗上口、簡潔明了、便于識別、理解與記憶。
注:投稿系統中“作品類型”請選擇“文本”,并在“文本內容”處直接填寫,每人限提交一件。
廣告語類
20個字以內為宜,內容積極向上、適合傳播,將環城生態公園帶的概念深植人心,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親和力和市場傳播力,能提供美妙的聯想。
注:投稿系統中“作品類型”請選擇“文本”,并在“文本內容”處直接填寫,每人限提交一件。
標志類
應征作品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有關規定,且Logo尚未被注冊;內容應切合上海環城生態公園主題,符合上海城市形象調性;形式上視覺沖擊力強、富有藝術美感,表現形式易識易懂,可延展性強。
1.作品文件:單幅作品須A3幅面、300dpi、JPG、RGB或CMYK,不超過3張(若為系列作品請合并為3個文件上傳);
2.展示海報:1張,將作品編排至賽事系統內模板中。
IP形象類
將IP形象與上海文化、環城生態公園等元素巧妙結合,以彰顯上海城市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城市活力。IP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卡通動漫類、虛擬仿真人、動物角色類等,2D/3D稿件均可,須包含一個主要形象或招牌動作、三個以上變裝形象,并考慮不同場景的應用性。
1.作品文件:單幅作品須A3幅面、300dpi、JPG、RGB或CMYK,不超過3張(若為系列作品請合并為3個文件上傳);
2.展示海報:1張,將作品編排至賽事系統內模板中。
備注:
1.創作團隊人數不超過3人,指導老師不超過2人。
2.如使用AI輔助設計,請在顯要位置進行標注。
08
獎項設置
一等獎:4名,可獲大賽證書+獎金(名稱類、廣告語類各1名,獎金5000元/名,標志類、IP形象類各1名,獎金10000元/名);
二等獎:8名,可獲大賽證書+獎金(名稱類、廣告語類各2名,獎金1000元/名,標志類、IP形象類各2名,獎金2000元/名);
三等獎:100名,可獲大賽證書+命題單位頒發的紀念品。
注:所有獎金均為稅前金額,獲獎人需自行納稅。
09
特別聲明
1.所有投稿作品的署名權歸投稿者所有。
2.活動主辦方擁有獲獎作品的著作權,享有該作品的發表、修改、復制、使用、經營等各項權利,應征者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該設計作品,不再向應征作品的作者支付任何費用。(確認領獎前需簽署相關協議)
3.本次征集不收取任何費用,所有來稿一律不予退還,投稿人需保留作品和文字原稿,以備查證。
4.所有參賽作品必須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道德規范,內容應積極健康向上,符合民族文化傳統。作品內容涉及有國家當代疆域版圖的,以中國國家相關出版社或相關國家地圖網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網站)相關地圖為準,并在文檔中說明本作品地圖來源。
5.凡向主辦單位投稿者,均被視為認可本公告所有條款,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10
咨詢電話
021-65984351(同濟大學-張老師)
021-52235755-1022(市綠建中心-王老師)
更多賽事信息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米蘭設計周高校設計作品展
https://mp.weixin.qq.com/s/Ssstx7iF5_fDsEodpxOH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