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繪紅色江西”首屆紅色文化IP設計大賽來啦
“創繪紅色江西”首屆
紅色文化IP設計大賽的通知
為引導高校團員青年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深入挖掘贛鄱大地紅色印記,形成更多具有標識度、顯示度、影響力的江西紅色文化的品牌,經研究,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教育廳將聯合組織開展“創繪紅色江西”首屆紅色文化IP設計大賽?,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創繪紅色江西”為主題,充分運用江西紅色資源優勢,結合當下流行元素及青少年審美特點,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設計“紅色江西”創意IP,著力融入日常、融入生活,以具象化、創新化方式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引導全省廣大青少年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2023年4月—8月
優美環境聚人心
三、舉辦單位
(一)主辦單位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教育廳
(二)承辦單位
中共景德鎮市委宣傳部、新華通訊社新聞信息江西中心、江西省青年互聯網信息中心
優美環境聚人心
四、參賽類別
(一)紅色江西吉祥物設計類
符合“創繪紅色江西”主題,充分展現江西紅色文化特征,具有鮮明的特色、豐富的內涵;具有獨特的創意和設計,符合時代特色;具有擬人化特征,形象可愛,極具親和力、傳播力。
(二)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類
聚焦江西著名紅色人物事跡、革命歷史事件、典型革命物件,通過工藝美術作品、非遺文創產品和數字文化產品等創意設計,挖掘蘊含其中的紅色育人故事,豐富文創作品層次,創作能夠展現紅色主旋律,并受到市場認可的文創產品。
(三)旅游紀念品、禮品設計類
圍繞“南昌八一廣場”“井岡山革命舊址”“瑞金中央蘇區舊址”等省內紅色旅游景觀進行創意設計,提煉江西特色的紅色文化元素和價值內涵,開發具有紅色江西IP的原創旅游產品,參賽作品包裝、色彩應用合理,符合環保要求,滿足市場化量產需求。
優美環境聚人心
五、活動安排
活動流程分為作品征集、二次創作、成果應用3個階段。
(一)作品征集
1.啟動預熱:發揮組織優勢,依托新聞媒體、專業設計師社群等廣泛開展活動預熱宣傳;聯合江西紅色場館單位,走進省內高校開展線下宣講活動,提升高校師生的參與積極性,擴大覆蓋面、知曉度和影響力。(4月30日-5月10日)
2.作品征集:立足全省、面向全國,征集參賽作品?;顒舆^程中,將在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云平臺上線作品展示頁面,并在新華社新媒體終端、江西共青團新媒體平臺展播。(5月11日-6月9日)
3.作品評選:線下邀請專家學者對參賽作品進行評選,線上開設作品投票頁面,結合專家評分和線上投票情況,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價。專家評分占比70%,線上投票占比30%。(6月10日-6月30日)
4.頒獎及設計成果展:根據評選結果,組織設計成果發布展,現場為獲獎作品頒獎。(7月1日-7月31日)
(二)二次創作
邀請省內高校設計類學院及文創設計專業人士,對征集成果進行二次創作,推出一批“創繪紅色江西”紅色文化IP產品設計圖。(8月1日-9月30日)
(三)成果應用
根據“創繪紅色江西”紅色文化IP產品設計圖,制作實體產品、數字化產品等,面向社會進行推廣、展示。
優美環境聚人心
六、報名參賽要求
(一)報名方式
參賽者按要求將報名表(附件1)、報名匯總表(附件2)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教育廳關于舉辦“創繪紅色江西”首屆紅色文化IP設計大賽的通知.docx和電子作品一并打包壓縮文件,以“創繪紅色江西+類型+作品+作者+聯系方式”命名,發送至學院工作郵箱sjxyxsgl888@163.com。
(二)參賽要求
1.設計作品須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展現紅色文化價值,體現文化要素和背后的故事,內容要準確、史實要精確,同時兼有創新性、市場性、實用性、美觀性、環保性和可持續性。
2.每件設計作品需附上設計說明,明確闡述作品的設計思路(200字以內)。
3.參賽作品需上傳設計圖及細節圖,效果圖或照片均可,體現作品的整體、局部或組合效果,不多于5張。每件作品需提交相應規格的彩色效果圖或彩色照片(分辨率300像素/英寸,不低于2M)。
4.同一作品不可重復參賽,個人或團隊投稿每個分類不超過三件作品,參加過其他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并獲獎的作品不可在本次大賽上重復投稿。
優美環境聚人心
七、獎項設置
1.大賽各作品類別均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20名,以及“優秀獎”15名。其中“一等獎”4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5名。具體數量結合參賽情況進行微調。
2.大賽設“最佳人氣獎”10名。
3.大賽設“優秀組織獎”10名,從參賽單位中評選產生。
環境聚人心
八、有關事項
1.認真組織。本次活動是全省各領域青少年、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實踐的重要載體,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發動、組織高校師生積極參與、爭創精品。
2.加強宣傳。各地各單位可依托新媒體平臺,積極轉發活動海報、推介參賽作品等,多渠道增強活動影響力、展現活動成效,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要防范輿論風險,嚴格審核宣傳內容,加強評論區、留言區管理,避免出現“娛樂化”傾向,守住意識形態安全。
3.參賽作品版權問題。參賽作品須保證原創,如發現有剽竊、抄襲等情況一律取消比賽資格,由此造成的相關侵權責任由參賽者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有參加大賽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著作權;如作品獲獎,則版權歸大賽主辦方所有,大賽主辦方享有所有作品的發表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翻譯權、匯編權及優先使用購買等權利。除大賽主辦方和作者授權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享有以上權利,不得開展侵犯大賽主辦方和作者上述權利的行為,大賽主辦方和作者有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大賽的解釋權歸大賽主辦方所有。
聯系人:
省委宣傳部:黃駿0791-88912500
團省委:李佳穎0791-88910802
省教育廳:劉彥君0791-86765069
https://mp.weixin.qq.com/s/mYcOo7JrOC6pqK_bSFXwFw
https://mp.weixin.qq.com/s/mYcOo7JrOC6pqK_bSFXw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