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洲數字藝術展全球作品征集
我們誠摯邀請數字藝術家和創意技術工作者,為即將舉辦的一場探討人工智能(AI)與當代社會關鍵交匯點的展覽提交作品。此次展覽圍繞緊密相關的幾個主題——人機協作與創意增強以及AI的透明度與可解釋性——展開,分別反映了當下在技術與藝術領域備受關注的全球對話。通過將這些主題有機結合,展覽旨在凸顯最新AI趨勢對創作實踐的影響,并探討藝術如何反過來影響和挑戰AI的發展。
人機協作與創意增強
AI不僅沒有取代人類創意,反而愈發成為激發全新藝術表達的合作伙伴。如今,人類想象力與機器智能的融合正在重塑藝術創作流程,并為音樂、設計、文學以及美術等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當下的生成式算法往往能充當協作者——無論是輔助作曲,從文本生成圖像,還是提供設計變體——從而幫助藝術家在個人能力之外獲得更多創作靈感。事實上,許多從業者如今將現代AI視為“合作者”而不僅僅是一把更先進的“畫筆”;他們甚至把與AI的合作形容為一種共創式體驗,能實現人機雙方都無法單獨達到的深層互動。在工作室與實驗室里,藝術家正嘗試多種人機共創模式:有的通過可交互繪畫系統來回應藝術家的操作,也有的通過人機對話機制來塑造敘事與作品脈絡。
這種人機協作方式正在重塑藝術家的角色。當部分流程交由AI完成,或通過生成模型進行創意對話時,創作者能夠更輕松地突破創意瓶頸、更快速地迭代,并由此發現前所未見的風格。研究表明,將人類的想象力與計算機的強大能力相結合,能激發創作者的潛力,創作出任何一方獨立都難以企及的混合成果。與此同時,與智能系統協同工作也引發了新一輪有關著作權及知識產權的探討——當一件藝術作品由人類構想并借助AI的輔助完成時,作品的作者究竟是誰?隨著人機貢獻邊界的不斷模糊,這類問題在藝術界與法律界都備受爭議。本單元“人機協作與創意增強”將關注這一不斷演化的關系。我們歡迎呈現藝術家如何運用AI來拓展自身創造力的作品,也期待能夠批判性地探討人機協作本身的項目。通過呈現人機共創與AI增強型藝術,展覽將探討數字時代里創作方式和藝術家身份的轉型。
AI的透明度與可解釋性
隨著AI系統逐步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社會對這些系統決策過程的可理解度提出了越來越強烈的需求。各國的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都呼吁加強AI的透明度;比如,白宮(The White House)近期發布的“人工智能權利法案(AI Bill of Rights)”藍圖就強調:人們應當被明確告知自動化系統的使用情況,并能以簡明易懂的語言獲取相關系統的決策依據。對此,研究人員與開發者也在不斷推進可解釋AI(XAI)方法,以減少AI系統猶如“黑箱”的不透明性。這些方法涵蓋從可視化模型內部結構到面向用戶的工具等各類技術手段。例如,在醫療AI系統中,新的可解釋方案可為醫生呈現可視化的熱力圖,突出對診斷結果有關鍵影響的數據區域。此類努力不僅有助于建立信任,讓用戶了解模型為何得出某個預測,同時也能為問責與糾錯提供支持。交互式儀表盤與“假設”分析工具更能讓利益相關者通過改變輸入來觀察結果如何變化,從而洞悉復雜模型的內部運作方式。
在藝術創作中,許多藝術家正以獨特的方式將透明度與可解釋性納入作品之中。有些藝術家直接把可解釋AI技術融入藝術創作——比如,通過數據可視化,將AI的決策流程變為藝術敘事或美學元素;還有的創作者設計了互動式裝置,讓觀眾能實時操控AI系統的輸入,并立刻看到輸出如何隨之變化,從而打造一種沉浸式的“可解釋”體驗。此類藝術實踐與更廣泛的“AI可理解化”趨勢不謀而合,它們不僅讓技術的存在與過程更加顯現,也邀請公眾去思考機器智能的運作機制:AI“看”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我們是否能夠追蹤它的“思考”過程?藝術家通過將算法邏輯的運作(及其局限性)以創意方式呈現,引導觀眾對于AI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進行更具深度的討論。本單元“AI的透明度與可解釋性”希望征集能展現算法內部動態或回應社會對AI交互可理解需求的作品,通過藝術手段揭開AI的神秘面紗,拉近公眾與復雜技術之間的距離。
藝術與科技主題的關聯
總體而言,這些主題共同代表著AI創新與文化影響交匯處最受矚目的議題。世界各地正在構建負責任的AI治理框架,確??萍蓟菁叭祟惖淖罴牙妗囆g家對此也有所呼應,通過創作審視AI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與此同時,人機協作帶來的技術與行業變革,不僅推動了生產力發展,也催生了新的藝術形式,使我們對創造力本質有了新的認識。最后,AI的透明度不再只是工程師和政策制定者關心的話題,已經成為了創意探索的領域——藝術家通過將原本晦澀的算法轉化為可見、可體驗的形式,讓公眾對技術過程更加了解。結合研究與實踐,本次展覽將呈現這些主題在當代話語場以及藝術探索中的重要性。
我們誠邀所有創作中使用數字化或AI技術、并與上述一個或多個主題產生呼應的藝術家提交提案。你可以批判性地探討AI的倫理與社會層面,也可以與AI系統展開合作式創作,或采用創新方式來揭示AI的“思維”與決策過程。通過本次公開征集,我們希望匯聚多元觀點,共同闡明協同創造與AI透明度在當代藝術與技術碰撞中所扮演的角色。展覽也將成為一個對話平臺,突出藝術在質詢并人性化當下AI進程中的關鍵作用——因為AI正改變我們的世界,而藝術則能給予我們更深刻的反思與引導。
提交截止日期與征稿須知如下。
我們期待看到你對協作以及AI理解之間關系的創想,并期待透過這些藝術作品與公眾共享。讓我們在這個探討協同與洞察的交匯點上,一同展望藝術與AI的未來!
01
征集對象
從事科技、藝術相關行業的個人、團隊和機構,
或U19:十八歲及以下青少年創作者。
02
征集時間
征集時間自發布之日起至2025年03月05日
03
征集作品類型
主要圍繞人工智能類作品
04
投稿須知
?。ㄒ唬┨峤粫r間:自發布之日起至北京時間2025年03月05日24:00。
?。ǘ┨峤环绞剑?/span>
請將作品電子材料以附件形式發送至郵箱:info@adae516.com,郵件主題按照“姓名+作品名稱”規范填寫。
?。ㄈ┳⒁馐马?/span>
1.每位投稿人可提交不超過3件投稿作品。
2.投稿作品材料以PDF格式提交;影像文件可在PDF中內嵌有效的網盤鏈接。投稿作品材料必須包含投稿人文字介紹、投稿人聯系方式及作品圖文介紹。
3.在提交時間截止前,可進行信息修改或重新上傳文件,最多不可超過3次,提交時間截止后,不得進行作品電子材料的修改。
4.活動不收取報名費。
5.所有投稿人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所有投稿人必須保證投稿作品符合社會主義公善良俗的社會道德觀念,無導向性問題。
6.所有投稿人必須保證對投稿作品擁有排他性且完整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保證投稿作品未涉及任何訴訟,未侵犯他人任何合法權益,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姓名權、名稱權、著作權、商標權等合法權益。
7.投稿人應按照組織方需要,及時提供投稿作品信息、展示視圖、參展資料等相關信息。保證所提供的全部資料均為真實有效,并同意將其載入組織方數據庫內,無償供組織方在今后制作展刊、對外宣傳及展會推廣等之用。
8.投稿人違反上述規定,組織方有權立即撤銷其投稿作品。如果投稿作品導致組織方遭受經濟損失和承擔法律責任的,均由投稿人承擔。如果投稿作品有可能造成任何法律糾紛,組織方有權根據合理判斷,立即撤銷其投稿作品并保留追究投稿人法律責任的權利。
?。ㄋ模┳稍儾⒘私飧嗾褂[背景
1.微信公眾號:搜索“亞洲數字藝術展”后臺留言
2.郵箱:info@adae516.com
3.電話:010-65210920
4.網站:www.adae516.com
https://mp.weixin.qq.com/s/n9WwiAXiGI3KcAmq_ddaww
上一篇:漯河市源匯區文創設計征集活動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