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村 水鄉人居”鄉村設計大賽公告
立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鄉村振興兩大國家戰略交匯機遇期,為有效提升鄉村設計與建設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攜手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起首屆“中國江村水鄉人居”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吳江)鄉村設計大賽。(特別說明:本次大賽是國際設計科學學會指導的面向國內外設計團隊的鄉村設計大賽;出現“長三角”字樣是因為設計點位所在的蘇州市吳江區地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span>
活動背景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對新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當前,吳江正以“江村”為品牌,大力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打造“魅力大運河、美麗湖泊群”兩大特色田園鄉村組團。鄉村設計與建設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必要手段,是提升鄉村顏值與內涵的主要抓手。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之一的吳江,舉辦首屆“中國江村水鄉人居”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吳江)鄉村設計大賽,以生態綠色、江南文化、水鄉人居為設計主題,探索鄉村空間建設與公共服務、鄉土文明的和諧共生,將有效提升吳江鄉村設計與建設水平,助力“江村”品牌的打造與深化。
活動目標
借助國際設計科學學會首次對鄉村設計師認定工作的良機,面向全國設計師公開招募,針對吳江區特定的鄉村公共空間進行設計并評選,打通鄉村設計需求與設計師的鏈接,培育設計師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為鄉村振興提供具有國際意義的吳江經驗。
國際設計科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sign Science,簡稱ISDS ) 是由全世界相關高校、設計機構和對設計學科具有濃厚學術興趣的設計研究人員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性非贏利學術組織。
國際設計科學學會在中國已經連續多年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主辦東方設計論壇,并將2018年經中國教育部批準的“地域振興與整體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國際設計科學學會的首屆年會。
(一)提供設計師實踐平臺。為設計師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參與鄉村建設搭建平臺、提供機會,通過參與鄉村微改造、微更新、微設計,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二)提供一批鄉村空間更新方案。通過設計大賽匯聚國內外英才,以特色康居鄉村為主要對象,為開展建設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案。并擇優落地實施,有效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三)強化鄉村振興設計研究學術成果建設。為提升鄉村振興設計研究理論高度,深入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大賽將同時召集長三角設計高校、研究機構共同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用學術理論研究助力本屆大賽活動。
活動主題
“中國江村 水鄉人居”,百名設計師靚鄉村。
圖:江南水鄉城鎮建筑風貌(吳江金家壩村)
組織機構
(一)指導機構:國際設計科學學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委會、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二)主辦單位: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三)合辦單位:上海藝術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承辦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吳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五)協辦單位:長三角鄉村設計研究工作室(上海文教結合高層次人才工作室)、濂溪鄉居(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六)媒體支持:人民網、新華網、《中國園林》、上海交通大學網、交大設計、上海交大創新設計、設計學智庫、東方智庫
(七)大賽組委會:由主辦單位的有關負責人組成,負責大賽各項工作的組織開展。大賽組委會下設辦公室于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負責大賽的日常工作,涉及高校資源的統籌協調、評審委員會的組建和大賽各環節的推進等。
參賽對象
本次大賽面向國內外景觀設計、建筑設計、藝術設計、城鄉規劃等設計院所的相關專業設計師(具備中級職稱及以上),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老師和在校研究生。鼓勵國內外有相關從業經歷或教育經歷的鄉村建設工作者踴躍參與。
參賽對象報名以團隊形式參賽,也可以所在單位名義參賽,每個團隊人數不超過6人。
競賽內容
由主辦方選定百個擬創建為特色康居鄉村的自然村為設計對象,分為村莊景觀設計、農村住房設計和公共建筑設計三類。參賽團隊針對主辦方指定的村莊及點位開展設計,村莊景觀設計為必選項,另外可同時在農村住房設計、公共建筑設計中選擇一項參加。具體設計要求見設計任務書。
(一)村莊景觀設計:以自然村為單位,對規劃要求的景觀節點進行設計。需契合村莊整體環境,突出村莊特色,發揮景觀最大效能。具體點位包括以下四項:
1.公共空間設計:對村莊的活動場地、健身場地、游園、戲臺等公共空間進行設計。要求緊扣村民生活需求,依形就勢、尺度適宜、比例協調。
2.村口空間設計:對村莊主次出入口進行設計。要求充分反應村莊特色,體現標識性、文化性和獨特性,鄉土自然,體量適度。
3.道路景觀設計:對村莊道路及周邊環境進行設計。要求兼具功能性、安全性與美觀性,體現鄉土特色,宜打造主題式道路綠化景觀。
4.河道景觀設計:對村莊河道及周邊環境進行設計。要求充分體現江南水鄉韻味,營造多樣的濱水植物景觀,宜視情打造尺度適宜的親水空間。
(二)農村住房設計:按照主辦方指定的點位(位于震澤鎮金星村),參賽團隊圍繞大、中、小套3戶農房以及周邊環境景觀,采用共享院落的形式,進行農房組團整體設計。
(三)公共建筑設計:按照主辦方指定的公建點位,參賽團隊依據相關建筑功能和規劃設計條件,結合項目周邊的真實環境和鄰里關系進行設計。(新湖村多功能服務中心、黃家溪村多功能服務中心、九里橋村多功能村民服務中心、金星村非遺展示館)
進度安排
通過方案、征集發布、初步設計、初賽、決賽五個階段進行:
(一)方案階段(9月25日-10月31日)
組建大賽組委會和工作組,擬制大賽總體方案,確定總體需求和流程,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分工。
(二)征集與發布(11月1日-11月30日)
1.題材征集
選定設計對象,共100個左右自然村,每個自然村選定4類設計點位。
2.發布競賽內容
11月初,結合“打造城鄉融合新標桿”活動,啟動“百名設計師靚百村”鄉村設計大賽。通過媒體開展宣傳推介,發布競賽公告等。
3.資料獲取
11月30日前,各設計點位所在區鎮(街道)整理匯總設計基礎資料,提交給大賽組委會。
(三)初步設計(12月1日-次年2月8號)
1.參賽報名
12月1日至8日,接受參賽報名(原來已經預報名的視同正式報名;遲于8日確想參賽的請與組委會辦公室單獨聯系,組委會酌情考慮);根據報名情況,各參賽團隊隨機抽取1~2個村莊景觀設計項目,另外兩類項目各參賽團隊可以自由選取0~2個單體。
2. 現場踏勘
組織參賽團隊分批次進行現場踏勘、研討沙龍、主題路演等活動。如因疫情影響,無法線下組織的,改為云溝通,為參賽團隊提供設計基礎資料的電子版。
3.組織設計
參賽團隊分別進行設計,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設計作品。必要時由組委會組織答疑或實地解讀。
(四)初賽評選(2月9日—2月20日)
1.成果提交
各參賽團隊在2月8日前按照競賽要求提交設計成果。組委會或將組建專家委員會進行技術合規性審查,并對不符合要求的設計作品提供修改參考意見;參賽者應在收到修改意見5天內提交正式成果。
2.專家評審
邀請相關專家組成評審團,進行優秀參賽作品評審會,遴選出入圍作品和獲獎作品。
(五)展覽表彰(2月21日-2月28日)
開展媒體宣傳推介,組織獲獎作品展覽活動,匯編獲獎作品。舉辦設計大賽閉幕式暨表彰儀式。
獎項設置與激勵機制
(一)獎金安排
1.村莊景觀設計設置一等獎1個團隊,獎金5萬元;二等獎3個團隊,獎金3萬元;三等獎8個團隊,獎金2萬元;入圍獎60個團隊,獎金1萬元。合計90萬元。
2.農村住房設計設置一等獎1個團隊,獎金5萬元;二等獎3個團隊,獎金3萬元;三等獎8個團隊,獎金2萬元。合計30萬元。
3.公共建筑設計設置一等獎1個團隊,獎金5萬元;二等獎3個團隊,獎金3萬元;三等獎8個團隊,獎金2萬元。合計30萬元。
獎金共計150萬元,由吳江區政府提供。吳江區政府擁有獲獎作品的使用權。
(二)激勵機制
1.本次大賽將積極推動優秀設計方案的落地實施,主辦方將向涉及項目方推薦獲獎方案與獲獎團隊。在下一步建設實施中,優先采納。
2.所有獲獎團隊的主創設計師在申請成為國際設計科學學會會員后可以獲頒“國際設計科學學會鄉村設計師”證書,并可以優先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國際學術期刊《國際設計科學學報(英文版)》和《東方設計學報》發表與本次大賽主題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設計作品。
組委會辦公室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劍川路951號一號科技樓南樓909
郵政編碼:200240
聯系電話:021-34205008-0 (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1:30下午14:00-17:30)
網址:https://design.sjtu.edu.cn
報名表(附件3)和作品提交(將提供成果格式要求)請發送至電子郵箱:中國江村 1535992508@qq.com
附件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gAwVBrEfT3pfZXuxhKIDFg
特別提醒:報名請同時掃碼報名并填寫報名表發送至報名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