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和生態景觀提升方案》國際招標公告
根據國際重要濕地與世界自然遺產的目標定位,為科學支撐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特面向全球專業技術團隊,公開征集《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和生態景觀提升方案》,通過國際招標的方式,獲取集全球多學科專家智慧于一體的最佳規劃方案。
本次招標活動對資格入圍且參與方案評審的五家投標單位支付設計費用(含稅):
第一名:中標單位將獲得項目方案設計合同資格,待完成項目方案整合和優化深化后,最終可獲得方案設計編制費用合計人民幣310萬元。
第二名:獲得補償費用人民幣80萬元;
第三名:獲得補償費用人民幣50萬元;
第四名和第五名:各獲得補償費用人民幣40萬元。
1 規劃內容國際方案征集的內容包含3個部分:
· 專題研究
站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閩江--河口濕地--臺灣海峽”的完整生態系統和“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的視角,研究閩江河口濕地獨特的普遍價值。
· 濕地保護概念性總體規劃 (2022-2040)
以福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錄的范圍為主要對象,提出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的概念性規劃。
· 重點地段生態景觀提升規劃(2022-2025)
以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河口國家級濕地公園和山水林田湖草關聯影響區域為對象,圍繞科普、科考和生態旅游等活動,提升重要地段環境的生態景觀。
( 1 ) 研究范圍
專題研究以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環境現狀評估、特色價值凝練、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總體策略研究為重點,支撐閩江河口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創建與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研究范圍應包括但不限于三個尺度:“東亞澳大利西亞遷移帶”、“武夷山國家公園--閩江--閩江河口濕地--臺灣海峽--臺灣”、閩江河口濕地--陳塘港流域--二劉溪流域。以指導申報范圍的概念性總體規劃和重點地段的生態景觀提升規劃。
( 2 )研究內容
1 ) 研究區域現狀分析及現有規劃實施情況評估
廣泛收集研究區域相關基礎資料,基于遙感技術與實地觀測等方式,分析閩江河口濕地地理區位、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傳承等方面現狀及發展趨勢,剖析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的獨特性(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地理區劃、物種類型及遷徙路線、棲息地生境類型、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系統完整性、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全面梳理濕地保護要素。對已編制完成的主要規劃成果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提升規劃》( 2020-2024年)、《福建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重要區域景觀詳細規劃設計》《閩江河口濕地流域性協同保護及入侵物種綜合治理工程精品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等,對標國際重要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梳理規劃實施工作成效及現存問題。
2 ) 國際重要濕地與世界自然遺產對標評估以及閩江河口濕地特色分析
參照《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結合規劃區域現狀分析,對標國際重要濕地與世界自然遺產相關標準要求,舉例分析國內外國際重要濕地與世界自然遺產優秀案例,結合閩江河口濕地自然資源稟賦與生態本底,從不同角度分析閩江河口濕地的差異化特色,挖掘與提煉閩江河口濕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價值,總結歸納閩江河口濕地達標情況以及不足之處。
3 ) 國際視野下的濕地功能定位與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總體目標
立足國際視野,從全球、東亞 (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 、全國 (東南沿海-臺灣) 、閩江流域 (武夷山-閩江口生態廊道) 、閩江河口 (連江鰲江河口-東湖濕地公園) 等不同尺度,分析閩江河口濕地在不同層級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獨特價值與影響力。通過對國內外國際重要濕地與世界自然遺產及本地區濕地公園與海洋公園的競合分析,結合規劃區域地理、氣候、立地條件分析,提出閩江河口濕地的差異化發展方向,明確定位,展現特色,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優化、景觀塑造、固碳增匯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多元方向提出閩江河口濕地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總體目標,支撐閩江河口濕地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相關工作。
4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策略
通過對研究范圍的總體分析研究,重點梳理閩江河口濕地與陳塘港流域、二劉溪流域、瑯岐島、濱海新城、城鄉發展軸、交通干線與交通樞紐及周邊開放空間之間的聯系,統籌考慮流域上下游生態環境關聯性,提出濕地”三生“空間布局優化建議。同時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概念引入片區其他的公共開放空間,重點從棲息地保育、生態修復、用地調整、生態產品體系打造、世界自然遺產價值挖掘與提煉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策略,力爭將閩江河口濕地建設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域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重要標桿。
5 ) 建研一體化提升策略
充分挖掘閩江河口濕地生態價值與科研價值,緊密銜接國家發展戰略,從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鳥類保護及候鳥遷徙、碳達峰碳中和、互花米草治理技術、紅樹林保護修復、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謀劃閩江河口濕地未來重點科研方向,提出支撐閩江河口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創建與世界自然遺產申請的科研課題。
2 概念性總體規劃
( 1 )規劃范圍
對標國際重要濕地與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概念性總體規劃范圍為申報遺產提名地的范圍“福建閩江口濕地海陸生物地理區劃過渡帶”,總面積240平方公里。
增加2個拓展區:連江鰲江入??跐竦?、濱海新城東湖濕地公園,總面積23平方公里。以完整體現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多樣性!
( 2 ) 規劃內容
以福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錄的范圍為主要對象,提出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的概念性規劃。
規劃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 濕地保護區劃;
· 濕地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總體布局優化建議;
· 濕地生態旅游策劃;
· 濕地保護修復專項規劃;
· 濕地闡釋與展示專項規劃策劃;
· 社區參與與合理利用協調規劃;
· 道路交通專項規劃;
· 濕地管理專項規劃;
· 重點項目范圍;
· 分期行動目標(3年、8年、20年)。
1 ) 遺產保護區劃
將濕地現狀評估與《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2016-2025 ) 、《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提升規劃》等相關規劃,以及專題研究作為重要依據,確定閩江河口濕地的遺產區和緩沖區,劃定明確的區域邊界,提出保護規定。根據濕地分布特點,以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保護對象,對不同區域的活動行為提出管控要求,以延續閩江河口濕地的突出普遍價值;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城鄉發展訴求,在不破壞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建設必要的公共設施、開發參觀旅游線路等,使其在保證濕地真實性與完整性的基礎上實現濕地遺產資源保護、遺產展示和旅游體驗以及遺產保護聯動社會發展的多重目標。
2 ) 濕地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總體布局優化建議
依托福州市獨特的淺山沿海地貌條件與山水空間格局,堅持陸海統籌,緊扣閩江河口濕地功能定位,遵循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以及相關上位規劃的前提下,根據生態保育、觀光游覽、區域特色、場地條件等要求,協同周邊區域,提出閩江河口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空間總體布局優化建議,使其在充分發揮本底優勢的前提下,實現生態保護修復、科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農業生產、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的多重目標,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重要濕地與世界遺產。
3 ) 濕地生態旅游策劃
引入可持續運營發展理念進行規劃設計,以閩江河口濕地的優良生態環境為依托,在不超過濕地生態承載力的前提下,策劃開發濕地生態旅游活動與路線,打造生態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協同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實現自給自足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綜合考慮周邊汶上村、二劉村等區域,并進一步向南連接濱海新城美麗海灣、向西聯系閩江濱江帶,聯動周邊區域旅游資源,為閩江口旅游開發提出思路。最終實現“海上福州”的旅游建設大目標。
4 ) 濕地保護修復專項規劃
通過對研究范圍內地形地貌、水文氣象、土壤地質、動植物資源等生態本底的調查評估,開展生態綜合評估,明確閩江河口濕地現存的生態問題,在此基礎上,堅持“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陸域海洋、流域上下游、岸上岸下、以及多樣的棲息地環境要求,提出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方案 (不限于濕地自然保護區與濕地公園范圍,外圍區域作為預備擴展范圍 ),充分發揮濕地生態效益,營造本土特色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提高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5 ) 濕地闡釋與展示專項規劃
閩江河口濕地維持著豐富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成為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各種候鳥、在太平洋西北部近海洄游的各種大型海洋動物和周邊漁業-農業傳統社區賴以維生的根基。規劃應確立閩江河口濕地核心價值,并提出相應的價值闡釋與展示主題,以生態產品、生態旅游、生態教育、生態體驗等多方式、多維度展示閩江河口濕地的科學、美學、生態價值,讓公眾更全面、直觀地了解世界自然遺產的突出價值,進一步促使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世界自然遺產。
6 ) 社區參與與合理利用協調協調規劃
以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審視閩江河口濕地的保護與利用,將“社區”納入遺產保護管理工作。規劃應將以社區為核心的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作為保護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核心措施之一,通過確保社區清楚世界遺產的狀態并理解其內涵、強化社區推廣戰略并保證社區了解世界遺產帶來的收益等方式,使遺產地范圍內及其周邊社區,社會邊緣群體能夠積極參與遺產地可持續保護,發揮世界遺產的社會價值,使濕地、社區緊密連接,尤其加強與濕地周圍鄉村的融合發展。協調地方社會經濟產業的發展,促進濕地保護與可持續的合理利用。
此外,規劃應提出優化濕地“三生”空間布局的相關建議,把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引入片區其他的公共開放空間,形成生物多樣性豐富、“三生”空間協調發展的全球獨一無二的特色國際濕地,使閩江河口濕地保護發展與福州市、長樂區共謀發展,將閩江河口濕地建設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3 重點地段詳細規劃范圍
( 1 )規劃范圍
范圍為: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3128公頃、福建長樂閩江河口國家級濕地公園面積約246公頃,山水林田湖草關聯影響區域約1000公頃??偯娣e約4370公頃。及其聯系高速出入口、聯系福州主城區、濱海新城的主要道路沿線影響區。
(2)資格要求
( 一 ) 本次招標活動采用公開報名方式,境內外設計單位均可報名參加,允許聯合體報名,聯合體成員數量不超過3家。不接受自然人及自然人組合的報名。聯合體各方不得再單獨以自己名義,或者與另外的投標單位組成聯合體參加投標。
( 二 ) 報名參加的機構或聯合體,應該同時具備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甲級以及風景園林甲級、城市規劃甲級資質或建筑設計甲級 (國外機構具有相應業績),其中牽頭單位需具有國內外一流的國家級濕地規劃設計業績,且設計團隊項目負責人必須具有國家級濕地公園規劃設計的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的業績。
( 三 ) 鼓勵投標單位跨界聯合,融合生態保護、規劃設計、景觀設計、建筑設計等不同經驗的團隊。
( 四 ) 具備以下條件的投標單位優先考慮:
① 具有國家濕地保護區或公園的規劃設計經驗;
② 具有世界自然遺產或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項目申報經驗;
③ 由承接過同類項目的國內外院士或大師擔任主創設計師的投標單位;
④ 項目主創設計師獲得相關行業國際或國內大獎。
(3)時間安排
4 報名方式
(一)投標單位下載報名表格(報名表格附件可在中國采購與招標網)
http://www.chinabidding.com.cn/index.html、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http://bulletin.cebpubservice.com/、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網 http://www.planning.org.cn/、福州市建設工程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 https://www.fzztb.com/ 、福建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公共服務平 https://ggzyfw.fujian.gov.cn/、中國政府采購網 http://www.ccgp.gov.cn/下載),填寫后發送至郵箱 fjscczb@163.com ,組織單位收到報名表后,將以郵件方式回復資格預審相關文件。資格預審資料提交截止時間為:2022 年5月27日17:30時。逾期遞交或不符合規定的恕不接受。
(二)資格預審申請文件須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制作,遞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包括現場遞交和快遞郵寄兩種方式。
1.以現場遞交時,需持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若以聯合體形式的,需持聯合體牽頭設計單位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
2.以快遞郵寄方式遞交時,請預留足夠的快遞運輸時間,以材料送達時間為準。投標單位應做好快遞包封工作,例如利用紙箱或泡沫箱進行包封。郵寄過程中發生資料損壞、丟失等情形造成的后果,由投標單位自行承擔。
(三)遞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時間及地點:投標單位需于2022年05月27日17:30時前將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書面文件遞交到下述指定地點。資格預審申請文件遞交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梁厝路1號華雄大廈3號樓17層。接收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時間為工作日北京時間09:00-17:30,逾期遞交的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恕不接受。
(四)資格預審結果通知:在確定入圍投標單位名單后的3個工作日內,以公告形式公布入圍投標單位評選結果。
(五)聯系人與聯系方式:林先生 18506059402,林先生 0591-28836172;
電話咨詢時間:工作日上午 08:30-12:00,下午 14:30-17:30(北京時間)
E-mail:fjscc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