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賦能·智造升級 | 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作品征集正式啟動
3月30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山東工業設計周工作方案》,正式啟動大賽征集工作。
工作方案中指出,為認真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部署,辦好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增強制造業發展創新力,推動工業設計高質量發展,為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提供有力支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大 賽 主 題
設計賦能 ? 智造升級
大 賽 時 間
2022年3月-7月
組 織 架 構
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
承辦單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山東省總工會、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廣播電視臺
協辦單位: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山東省工業設計協會
大 賽 組 委 會
主 任:
凌 文 副省長
副主任:
張海波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
王 健 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成 員:
王 曉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孔慶成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白 皓 省教育廳副廳長
崔宗濤 省財政廳副廳長
于智勇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魏 勇 省總工會副主席
盛 夏 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
徐龍河 山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
專 業 機 構
組委會辦公室: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評審專家工作組:邀請省內外負責省部級以上工業設計或科研領域獎項評審的專家成立工作組,按照評審規則、評審細則和分工,在各評審階段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判和打分,提出各階段入圍產品(作品)及獲獎建議名單。
監督仲裁工作組: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由廳政策法規處及廳法律顧問組成,負責組織監督和仲裁等工作。駐廳紀檢監察組、廳機關紀委發揮黨內監督作用,負責監督執紀問責。
組 織 形 式
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采取分類、分區域征集、綜合評審方式進行。主要通過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征集,有關部門鼓勵省內院校、科研單位積極參與。
設置官方網站(www.sdgcup-id.com),通過網絡系統填報申報資料,組織線上評審、開展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新聞宣傳推廣等工作。
大賽總體上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分別采取線上初評、現場實物復評、現場實物終評答辯形式。特設紡織服裝分賽。通過新聞發布會、組織評審、現場展示、頒獎活動、專題對接活動等推廣宣傳我省工業設計創新成果。
頒獎典禮同期舉辦獲獎產品(作品)展覽展示、企業與設計對接會等系列活動。
參 賽 對 象
在山東省內注冊的企業,工業設計相關企業、機構和服務平臺。
山東省內院校(包括普通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工業設計及相關專業師生。
在山東省從事工業設計及相關專業的社會團體及個人。
與山東省內企業在設計領域開展合作、形成產品的國內外設計機構、設計師。
參賽產品(作品)要求
參賽產品(作品)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
應按照時間要求線上填報《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申報書》,并按照其中填寫要求提供有關材料。每個產品(作品)只能申報一個行業領域,逾期不予申報。
參賽產品(作品)須是2020年1月1日后上市或完成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和較強的可產業化特質。
組別與領域
組別劃分:分為產品組、概念組兩個組別。產品組以企業為主,所報產品需為近兩年內上市的產品;概念組以院校為主,所報作品需為近兩年內設計的概念作品(鼓勵模型參評)。所有參賽單位或個人均可申報產品組或概念組。
行業領域:按照國民經濟分類行業,參照山東省“十強”產業及重點產業鏈、產業集群,及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現狀,分為20個行業領域:機械裝備、航空航天、海洋工程、交通工具;智能機器人、電子信息及通訊產品、軟件及信息化平臺、智能終端;綠色化工和節能環保;新材料及新工藝、金屬制品;醫療健康和應急防護產品、特殊人群及特種領域用品、文化辦公體育及娛樂用品;公共設施、鄉村振興、精品旅游及文化創意、泛家居類(包括家電、家具制造、廚衛等);食品、包裝等。
紡織服裝領域特設分賽。
紡織服裝專項分賽
為提升我省紡織服裝產業創意設計水平,在全省選拔一批優秀紡織服裝設計師和設計作品,營造鼓勵創新、注重創意、重視設計的良好氛圍,實現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特設置紡織服裝專項分賽。分賽具體要求詳見《山東省“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第一屆紡織服裝分賽工作方案》。
獎 項 設 置
設立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金獎10名、銀獎20名、銅獎50名,共80名。
設立大賽新星獎50個(僅限在校學生、青年教師及設計師)。
其他進入復賽的產品(作品)均作為優秀獎。
設立優秀組織獎若干,對積極參與大賽組織、宣傳、評選等工作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由組委會進行通報表揚。
獎 勵 內 容
對獲得金獎的主創設計者個人(在校學生除外),按程序向省總工會申報“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對獲得金獎、銀獎、銅獎、新星獎的團體或個人分別給予15萬元、5萬元、2萬元、5千元的資金獎勵。不重復獎勵。
對獲得金獎、銀獎、銅獎的產品(作品),優先推薦參評“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推薦參加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相關展覽展示。
對獲得院校“新星獎”的在校學生,優先向山東省省級以上工業設計研究院、重點工業設計企業等用人單位推薦就業機會。
所有獲獎作品由組委會頒發“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獎杯或證書。
時 間 安 排
征集階段:3月30日-5月10日
由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完成參賽產品(作品)征集和資格審查工作。
初賽階段:5月中旬
對通過資格審查的參賽產品(作品)進行初評。參賽產品(作品)按照組別和行業領域兼顧的原則分配給評審專家線上評審,最終優選不超過260個產品(作品)進入復賽。紡織服裝分賽獲獎產品(含35個金銀銅獎及排名前5位的新星獎,共40個)直接參加“省長杯”大賽復賽階段。
復賽階段:6月中旬
進入復賽的單位或個人,在指定時間內將產品(作品)運送到復賽現場,做好調試和展示。專家現場進行評審,提出不超過80個產品(作品)建議名單進入終賽,并提出不超過50個“新星獎”建議名單。
終賽與公示階段:6月下旬
進入終賽的單位或個人需在現場進行答辯,答辯者一般為主創設計者本人。評審專家根據實物與答辯效果打分,根據分數排名評選出金獎10名、銀獎20名、銅獎50名。在官網向社會公示得獎情況。
表彰及展示階段:7月上旬
舉辦大賽頒獎典禮,為80名“省長杯”大賽及35名紡織服裝分賽金、銀、銅獎獲獎單位(個人)進行現場頒獎,為“省長杯”大賽10名及紡織服裝分賽3名金獎主創者頒發“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不重復獎勵)。
成果推廣階段:7月-12月
舉辦工業設計周、“工業設計進百企”系列活動,鼓勵企業與設計團隊開展合作,推動設計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
山東工業設計周
對“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紡織服裝分賽全部獲獎作品進行為期一周的展覽展示。通過舉辦設計創新高峰論壇、產業對接、主題推廣等各種形式的產業對接活動,引導大賽成果與創投基金、社會資本、品牌企業等資源對接。
工業設計周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工 作 要 求
承辦單位按職責分工,認真做好比賽的組織協調、督導工作。
1.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做好本屆大賽工作方案的統籌組織工作,負責大賽相關工作方案的制定實施,加強對各單位、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督促指導,加強與組委會成員單位的溝通聯系,以及各環節流程的運行協調。
2.省教育廳負責省內高等院校師生參賽的宣傳和發動工作。
3.省財政廳負責“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的相關經費支持工作。
4.省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強對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措施宣貫,對參賽作品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的指導支持工作。
5.省總工會負責基層工會組織和職工參賽的組織發動工作,以及省五一勞動獎章認定和頒發。
6.團省委負責團員青年的參賽動員工作,對比賽中表現優秀且符合條件的青年選手,按程序推薦申報相關榮譽。
7.省廣播電視臺負責協調相關媒體做好宣傳推介工作,做好大賽新聞發布、實時宣傳、大賽成果跟蹤報道等,提升宣傳推介效果。
協辦單位負責大賽組織征集、成果對接等工作。
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組織相關企業、機構、高校和個人積極參賽,并按要求組織參加展覽展示等有關活動。各市教育、財政、市場監管、總工會、團委、廣播電視臺等部門、單位積極配合。省工業設計協會負責組織“工業設計進百企”活動,推動設計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
https://mp.weixin.qq.com/s/cQFwW4yl8gp_dk1Ym6Wr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