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臺縣城市視覺符號、聽覺符號、形象LOGO設計征集大賽
輪臺歷史悠久、資源富集、物產豐富、風光壯麗,有眾多文物遺址、油氣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是西域都護府的所在地,是聞名中外的塔里木石油開發主戰場、“西氣東輸”工程首站,被命名為“中國白杏之鄉”,擁有世界級原始胡楊林保護區等美譽。為進一步彰顯輪臺城市個性,展示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形象,不斷提高輪臺對外影響力、美譽度和認知度,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輪臺城市符號設計,有關細則公告如下。
一、征集時間
設計征集時間:2022年4月10日- 5月11日
群眾網絡投票時間:5月19日- 6月18日
專家、群眾評定時間:6月19日- 6月30日
公開征集結果及頒獎時間:7月1日
二、征集范圍
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有專業設計能力的企業、機構、高校、團體或個人等均可參加。
三、征集內容
視覺符號、聽覺符號、形象LOGO
四、征集要求
1、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社會主流價值觀,代表輪臺城市形象,展現輪臺悠久的歷史文化、區位優勢,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2、征集內容要準確把握輪臺歷史文化底蘊和現實時代特征,圍繞歷史文化名城、石油石化新城、生態宜居“杏”城“3張城市名片”為主題,反映輪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城市特征,彰顯輪臺城市品牌特色。
3、征集作品最終將應用到輪臺縣城市規劃設計、對外宣傳展示、文化和旅游活動等方面。
4、應用方案包括標識指示、徽章配證、對外宣傳、對外招商、公共交通、辦公用品、公益廣告、櫥窗展示、創意產品(農創、科創、文創)、會務場合等場景應用。
5、征集作品要求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簡明易記,具有獨創性、藝術性與視覺感染力,便于識別、記憶和推廣,適合于各種介質的媒體上廣泛傳播,能全面系統展示輪臺特色和優勢。
6、視覺符號、聽覺符號提交形式不限,但需清晰表達設計思路和理念。形象LOGO需提交設計方案與5種應用方案,需提交設計效果圖電子版(JPG格式文件,注明標準比例和標準色,圖案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并附上500字文字說明。
7、設計作品上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現作者姓名和相關信息,否則作品無效。應寫明作品的創作思路、理念和含義(500字以內)。作者須完整保留原始文件,以便作品入圍后調用。
8、征集作品文件名應以“輪臺縣城市符號設計征集參評作品+姓名/單位名稱+聯系方式”的形式表現。
五、征集方式
1、本次征集采取網上投稿方式進行,投稿人將應征作品電子稿發送到郵箱 471064677@qq.com ,聯系電話:座機:0996-8735160; 手機:15299363366 聯系人: 秦琳
2、投稿請依據征集要求標明文件名稱。以單位名義投稿作品,需注明單位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通信地址等資料。個人投稿作品,需注明作者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單位、聯系電話、通信地址等資料。
六、評選獎勵
設計征集截止后,將邀請有關專家和群眾代表對投稿作品進行初步篩選,初選出10組作品。初選的投稿作品將在“金色輪臺”網站、“輪臺零距離”公眾號上進行群眾網絡投票,預選出5組作品。最終由專家和群眾代表組成評委會審定獲獎作品。最終獲獎情況可關注廣播電視、“輪臺好地方”客戶端、輪臺零距離、輪臺融媒體中心官方抖音賬號等平臺,屆時將進行公示。
征集活動采取有獎形式,獎項設置為一等獎1名,獎金5萬元;二等獎1名,獎金1萬元;三等獎1名,獎金5000元。
七、注意事項
1、作品必須由參賽者本人創作或參與創作,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未參加相關比賽,且知識產權未移交他人。所有參賽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一經發現,將取消資格,如已發放獎金即原額追回。由此引發的糾紛,其法律責任均由參賽者承擔。
2、主辦單位擁有獲獎作品的相關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使用權、發布權和所有權,有權對獲獎作品進行修改、組合、展示、使用和出版。獲獎者有義務按照主辦單位要求,對作品進行完善。向獲獎者支付的獎金視為設計人轉讓作品著作權的全部報酬。投稿人不得在其他地方使用該作品,不得轉讓第三人。否則將構成侵權,主辦單位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3、獲獎作品將通過廣播電視、“輪臺好地方”客戶端、輪臺零距離、輪臺融媒體中心官方抖音賬號等平臺進行廣泛發布、宣傳,授權文旅局、商信等部門用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
4、本次標識征集活動不收費,不退稿,作者請自留作品底稿。
5、 征集及評選結果公布后,未采用的作品即可自行處理。
6、投稿人參加本次活動,均視為同意以上聲明和征集要求。
7、未盡事宜將補充發布,請注意關注?;顒拥淖罱K解釋權歸主辦單位。
附:輪臺“三張城市名片”介紹
輪臺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2022年4月5日
附件:
輪臺“三張城市名片”介紹
“輪臺”維吾爾語“雕鷹”之意。自古以來,輪臺都是聯通南北疆的樞紐中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資源富集,工業產業高速發展;物產豐富,農業產業蓬勃發展;風光壯麗,旅游產業生機勃勃。在全縣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輪臺將全面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石油石化新城、生態宜居“杏”城“3張城市名片”。
一、歷史文化名城
“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于鄭吉”。西漢張騫鑿空拓荒西域的壯舉,開辟了古絲綢之路。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今新疆輪臺境內)設立西域都護府,統攝天山南北,輪臺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和重要支撐點。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也標志著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此以后,歷代中央政權都將新疆視為故土,行使著管轄權。也是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重要標志和第一個主權標識,是自古以來多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見證。
輪臺,這座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古城,擁有眾多的歷史古跡?,F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4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2018年,啟動“西域都護府考古項目”,對縣域內卓爾庫特古城和奎玉克協海爾古城同時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已探明,卓爾庫特古城是同時期巴州境內最大的古城遺址,也是疆內第二大古城遺址;古城為三重城結構,形制特殊,較為罕見;城內發現的朱漆木柱是古代高級別建筑專用,在新疆為首次發現??梢酝茰y卓爾庫特古城為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北沿一處最高等級的中心城址,對于確定西漢西域都護府治所邁出了重要一步??窨藚f海爾古城的考古發掘,已基本確認早在公元前770-500年左右,該區域就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防御功能的聚落遺址,遺址經歷了從小型聚落到城市的演變,填補了天山南麓早期鐵器時代遺址發現的空白??h域內的拉依蘇烽燧遺址是巴州境內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烽燧遺址之一,是中央政權統一、經營西域的歷史見證和載體,見證了漢代中央政府經營西域的歷史,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千年繁華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
二、石油石化新城
輪臺縣資源富集,境內已探明石油儲量1億噸左右、天然氣1000億立方米左右,是聞名中外的塔里木石油開發主戰場,“西氣東輸”工程首站,煤炭儲量44億噸、晶鹽儲量845萬噸。輪臺縣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做大做強石油天然氣、煤電煤化工、石油裝備制造和油田技術服務等優勢產業,致力于將輪臺縣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油氣技術服務總部、新疆石油石化產業基地,力爭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陽霞礦區總體規劃分為3個區,自西向東分別為塔里克區、卡達希區和蘇庫努爾區,自治區發改委批復總面積為119.72平方公里,批復總資源量28.2億噸。
輪臺工業園區是集自治區級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于一體的多功能產業園區,規劃控制面積10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4.8平方千米,先后獲批為自治區新型工業化化工產業示范基地和自治區“兩化融合”試驗區,依托縣域內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著力打造了紅橋石油服務區和拉依蘇化工區“一園兩區”發展格局,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化工、煤電煤化工、油田技術服務與裝備制造三大產業。截至目前,入園企業已達150家,建成投產企業104家,規模以上企業24家,產值過億企業9家。
三、生態宜居“杏”城
輪臺縣北靠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沙漠,縣域氣候由于沙漠干熱與天山濕冷空氣晝夜交替置換形成巨大溫差,為卓越品質的特色林果產品創造了優越的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締造了豐富多樣的特色林果,擁有杏子、香梨、葡萄、西甜瓜、紅棗、石榴、枸杞等16種果品種類,尤以“輪臺白杏”久負盛名,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白杏之鄉”。輪臺縣作為白杏原產地,也是全國唯一的白杏生產基地,據文獻記載,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書西域傳》《大唐西域記》《輪臺鄉土志》《輪臺古今》等歷史著作中均對輪臺白杏有過詳細敘述。因其色澤淺黃透明,果肉黃中透白,甘甜多汁,富含多種有機成分和人體必需的維生素與無機鹽類,且擁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等諸多特點載譽疆內外,先后獲得“綠色食品”“全國優質農產品”等榮譽稱號,是新疆特色果品之一。2010年12月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注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輪臺縣境內有壯美的世界級原始胡楊林保護區43.6萬畝,胡楊林公園已建成國家AAAA級景區,有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最長的沙漠公路,輔以厚重的“西域都護府”文化和以“農家樂”為代表的民俗風情文化,形成曠世絕美的“金色輪臺”旅游黃金線路。以縣城為中心輻射縣域周邊,構成旅游網絡,發散或匯集游客流向,新星路步行街、金鑰匙廣場、紅橋公園等城區景點,與拉依蘇烽燧、胡楊水鄉老草湖、塔里木胡楊林公園、沙漠公路、塔里木河流域、塔克拉瑪干沙漠、輪南油田等縣域內景區的完美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輪臺旅游產業鏈。近年來,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等多項榮譽。
https://mp.weixin.qq.com/s/Q47VIL42QkrDwDe54kVh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