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文化形象標識(LOGO)設計競賽征集作品
為深入挖掘夏縣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全社會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夏縣對外良好形象,為致力打造山青水秀、宜居宜業宜游的“鹽臨夏一體化運城后花園”匯聚強大精神力量。經研究決定,擬舉辦夏縣文化形象標識(LOGO)設計創意活動。
一、活動宗旨
立足夏縣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挖掘以嫘祖養蠶為代表的根祖文化、介子推為代表的忠孝文化、衛夫人為代表的書法文化、司馬光為代表的治國理政文化、嘉康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等“五大文化”,依托華夏第一都、中華第一藥湯、中國天然氧吧、夏都四貴等“四張名片”,打造獨具特色的夏縣文化形象標識(LOGO),使“夏縣品牌”更加自信、“夏縣故事”廣為傳播、“夏縣聲音”更加響亮、“夏縣形象”更加靚麗,為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
二、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中共夏縣縣委
夏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中共夏縣縣委宣傳部
三、征集內容
征集“夏”(或“夏都”)“司馬光”2種形象標識設計。
四、征集對象
本次征集面向全國范圍的高校師生、專家團隊及社會團體等,特別鼓勵專業人士和專業公司參與。
五、征集要求
1.形象標識包括標準圖形、標準字體、標準色彩及標準組合。應征作品應充分展示夏縣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稟賦,具有獨創性、欣賞性、記憶性的文化標識,突出夏縣特色,體現夏縣形象。
2.征集作品應附有對圖形標識和字體的創意文字說明,包括設計圖樣、技術說明(圖樣尺寸、比例、色值等)和設計圖樣的理念說明。
3.作品內容要富有創意,能夠打動人心,引人關注;形式要簡潔明快,易于傳播;格調要文明健康、積極向上。
4.所有征集作品必須是參賽者原創設計,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無抄襲仿冒等侵權行為,不能是已經投入市場銷售的作品,并保證其所報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任何權利。
5.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主辦方,并對篩選稿件具有最終解釋權。凡投稿者,均視為其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六、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5月31日
七、獎項設置
征稿結束后,由主辦方依據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本著藝術性、實用性、時尚性、市場性預期效果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評選,最終被評選出并使用的作品各獎勵五萬元。作品一經采用即通知獲獎者。
八、投稿方式
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xxxwxcbxx@163.com,郵件名稱統一格式為“夏縣文化形象標識(LOGO)設計創意活動+作品名+姓名+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張森
聯系方式:0359-8532366 18003594537
附件:
1.夏縣基本情況
2.司馬光祠簡介
中共夏縣縣委宣傳部
2022年4月8日
附件1:
夏縣基本情況
夏縣,古稱安邑,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位于山西西南部、運城市偏東南、中條山西麓。北鄰聞喜和垣曲縣,南接平陸縣,西連鹽湖區,東與河南澠池縣隔河相望。地形概貌為“七山二川一丘陵”,東有中條山,西有稷王山,鳴條崗橫臥其中。全縣國土面積1352.6平方公里,耕地64萬畝。全縣現轄7鎮4鄉171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總人口36.450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2471人,農村人口235253人,是典型的農業縣。
近年來,夏縣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爭先進位、爭創一流、站在前列”工作總要求,梳理確定“十大標志性牽引性工程”,加快建設“四個強縣”和中心縣城建設,全力打造山青水秀、宜居宜業宜游的“鹽臨夏一體化運城后花園”。
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軒轅黃帝元妃嫘祖曾在此教民植桑養蠶;興商賢相巫咸巫賢醫卜濟世,長存瑤臺;晉國名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忠義相傳;東晉書圣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創建《筆陣圖》,“醮墨吃饃”留下佳話;北宋名相、史學家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炳彪史冊。革命戰爭年代,夏縣被譽為被譽為“河東革命搖籃”和“晉南革命中心”。全縣文保單位273處,其中國保單位10處、省保單位6處、市保5處。吉林大學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在我縣落成,師村遺址進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旅游資源豐富,優勢獨特。圍繞“游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集中打好“黃河、夏禹、嫘祖、衛夫人、介子推、司馬光、康養、美麗鄉村”八張牌,挖掘以嫘祖養蠶為代表的根祖文化、介子推為代表的忠孝文化、衛夫人為代表的書法文化、司馬光為代表的治國理政文化、嘉康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等“五大文化”,打造華夏第一都、中華第一藥湯、中國天然氧吧、夏都四貴等“四張名片”,推動文旅產業融合化、品牌化、全域化發展。衛夫人展館被譽為“夏縣模式”。司馬溫公祠和堆云洞、瑤臺山成功創建國家4A和3A級景區。全面啟動夏都文旅新城一期天沐溫泉小鎮建設,打造文旅康養的龍頭產業和支柱產業。王家河村等11個村被評為山西省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吨袊跋穹街鞠目h篇》在央視頻道播出,榮獲全國首批“百強文化名縣”“中國最美休閑養生度假旅游名縣”和“中國最佳文化遺產旅游名縣”的稱號。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位于晉、陜、豫三省交界處的金三角中心地帶,緊鄰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距運城中心城區25公里。交通運輸十分便利,距機場30分鐘,高鐵站35分鐘,209國道、大西高鐵、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運三高速穿境而過。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鹽臨夏一體化發展”,使物流通達和信息交流更加便利。
生態綠化良好,風光秀麗。夏縣具有植樹造林的優良傳統。上世紀50年代就以“四旁綠化”名揚全國。全縣林地面積122.3萬畝,森林覆蓋率38.82%。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綠色小康縣”“中國綠色名縣”“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泗交鎮太寬河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泉療養院被評為“中國森林養生基地”。泗交王家河村、水頭鎮興南村、南大里鄉北大里村、裴介鎮大呂村4個村成功入選國家森林鄉村。目前,正在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產品優質。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攝氏度,無霜期205天,全年日照2293.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全縣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15.75g/Kg,全氮0.95g/Kg,有效磷15.35mg/Kg,速效鉀181.14mg/Kg。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環境,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與生俱來的便利優勢。培育了泗交黑木耳、“四季飄香”花椒、祁家河柿餅、“夏鮮”蔬菜、鹵汁土雜雞、中條山泉鱘魚、魯因手工空心掛面、青龍河熏醋、永輝蜂蜜、金絲皇菊等優質農產品“夏縣十寶”。司馬光葡萄、夏鮮蔬菜產業園獲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標桿項目,供港蔬菜一期5000畝建成投產,引領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20.42億元,增速全市第三,我縣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和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42個,“夏縣西瓜”被評為“運城城市名片”,“夏縣花椒”通過農業農村部地標認證,“夏縣葡萄”“夏縣板栗”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特別是名貴的夏樂西瓜、高貴的格瑞特紅酒、金貴的厚民晉茶和尊貴的宇達青銅等“夏都四貴”,展現出夏縣人民“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綠水青山等您來,美麗夏縣歡迎您。綠水是夏都的血脈,青山是夏縣的魂魄,山水夏都不僅是名片和形象,更是夏縣人的品格和內涵。從夏都山川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是夏縣人踐行“兩山理論”的經典實踐,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在這條路上,綠水敞胸懷,青山張雙臂,期待著天下朋友。
附件2:
司馬光祠簡介
司馬光祠景區是北宋名相司馬光的祖塋所在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位于大運公路夏縣水頭段峨眉嶺上,景區前峰嶺回環,奔赴成勢;景區后涑水縈繞,流逝有趣。春秋之際,“花滿一川紅蕊亂,渠環千頃翠波分”,步入景區,宋代建筑、彩塑大佛、歷代碑刻、青松翠柏、紅花綠草相得益彰,曲徑通幽中,道不盡的詩情畫意,賞不完的秀美風光,真是令人流連忘返。
司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實,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聰敏過人,“砸缸救童”一事,千百年來被傳為美談。寶元間進士,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祐元年九月卒于相位,享年68歲,獲贈太師溫國公,謚曰文正。元祐三年正月,宋室以國葬大禮送司馬光安歸祖塋。遺著有《資治通鑒》《涑水紀聞》《家范》等。
司馬光祠占地10萬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平方曠達,分五大部分:“司馬祖塋”“神道碑樓”“溫公祠堂”“余慶禪院”“涑水書院”。
司馬祖塋:占地面積約50畝,司馬光本人及其先祖多人均歸葬于此。古家壘壘,樹林森森,石刻遍布,氣象肅穆雄渾。
神道碑樓:位于司馬祖塋左前方,結構精巧,造形新穎,雖經歷500年風雨,卻依然勁秀挺拔。樓內,號稱華夏第一碑的石碑巍然屹立,最下邊的是赑屃、中間的是原山西巡查御史朱實昌仿照司馬光的原神道碑杏花碑重立的一塊神道碑。碑身上還是蘇軾的文章,但字體是朱世昌的字體,碑額依然是宋哲宗皇帝親筆御撰的“忠清粹德之碑”。樓前的楹聯是:
忠清發越秀峨嵋
粹德輝煌流涑水
橫批:圣世山斗
此對聯是對司馬光一生的高度評價,更是司馬光精神的光輝寫照。
溫公祠堂:創建于宋,歷代重修,現存為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26年)規制,迎面是五間“杏花碑”亭,內藏宋蘇軾撰文并書石、金代摹刻的《司馬溫公神道碑》(俗稱“杏花碑”)。后為祠堂,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間。殿內祀溫公家族四代塑像。
余慶禪院: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創建的司馬溫公祖塋香火院。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敕賜“余慶禪院”額,五間大殿系宋代原物,內奉彩塑金妝大佛三尊,高達3米左右,并配有彩塑韋陀、脅侍菩薩等,東西兩側為十六羅漢,均為宋塑。藝術精湛,造型傳神,施彩絢麗,滿堂生輝。
涑水書院:系司馬光為家鄉子弟所建書院?,F設有《資治通鑒》展館、司馬光家規家訓展館、司馬光軼事展館、司馬光大講堂。
2004年6月1日,國家郵政部在此舉行了《司馬光砸缸》郵票首發式以紀念這位歷史偉人。司馬光祠作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著名景點在全國也享有盛譽。
https://mp.weixin.qq.com/s/UGS6RSUxl5_awppfhYU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