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共襄美好:終南生態藝術項目
終南山,秦嶺關中段的核心區域,西接昆侖,北俯關中,南望巴蜀,東鋸中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名山。其峪口溪澗,景觀壯美,信仰道場,山高水長,數不盡的歷史遺存,神話傳說,英豪賢達,激昂江山,孕育了千年的中華文明,終南山下的關中平原,有著許多延綿千年的鄉社村鎮,祥和寧靜,物產豐富,八水縈繞,豐饒沉郁,滋養著農業文明的精神內涵。從2018年起,由西安美術學院發起的“關中忙罷藝術節”在這里落地,開始了藝術介入鄉村的實踐。時至今日,第四屆關中忙罷藝術節也已經啟動。
20世紀60年代,大地藝術 Land Art 興起,自然、山川、江海成為表達的載體、手段,使人感懷于天地人之間的豐富關系。而后興起的生態藝術 Eco Art ,吸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以生命科學、環境保護、生態發展為主題,借助科學領域的生物學、環境學、社會學等來推進實踐。近年來,大地藝術和生態藝術在自然生態、環保運動、生態文明的大框架中匯集為新的交集,使藝術實踐成為參與社會、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成就呈現多元發展的絢爛樣態。
近年來,我們匯聚城鄉賢達,在秦嶺山脈終南山區的鄉村間,借助本地歷史資源、自然風貌、農業特色,將鄉土變為藝術空間,將田野化為展演現場,堅持在地性、生態化、實用性,將鄉村的傳統生活方式、價值認同與現代文明、創新文化、品質生活相融合,營建一些復合功能的鄉村文化空間,創作一批具有社會性、審美性、公共性的有價值的作品,突出生態概念,共同構筑城鄉文化相互成就的有機關系,塑造終南山下鄉村美學新意境。
《共襄美好 · 終南生態藝術項目》主實施區域,石井街道蔡家坡村
“共襄美好——終南生態藝術項目”
襄,是指大地上的勞作,解衣耕謂之襄《說文》,就是在田地中手持農具挖個土坑,并將種子埋進去;共襄,就是將齊心協力去完成共同理想,而鄉村振興作為國家的理想,其標志在于實現共同富裕,在物質富裕的追求過程中,我們認為,鄉村生活的美好、環境的優美、社會的醇美,更是深層次的根本性追求。共襄美好,就是共同營造山美、水美、村美、家美、味美的當代中國鄉村和諧景象。
2022年,由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共西安市鄠邑區委、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關中忙罷藝術節,邀約一批知名藝術家,同時對外招募五位新銳藝術家,在終南山腳下,在金黃的麥田中,在溪地林間,以《共襄美好——終南生態藝術項目》為題開展藝術項目。
本次項目以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為主展場,聯合周邊村落(栗元坡村、下莊村、栗峪口村),以生態文明和可持續性發展為主旨,以“共襄美好”為期望,試圖通過文化藝術的鏈接和帶動,在鄉村振興邁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建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共創美好、共襄美好之愿景。
本次藝術項目以生態、環境、合作、營建為實踐關鍵詞, 突出功能性空間、參與式創作,生態性藝術等概念,激發藝術創造的能動力量,帶動各方能動,探索一條藝術參與鄉村振興之路徑。
項目實施時間: 2022年5月-6月
項目開放時間: 2022年6月11日(初擬)起
地點: 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下莊村、栗園坡村、栗峪口村
主辦方:
西安美術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
中共西安市鄠邑區委
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政府
評審專家:
以鄠邑區幾位藝術村長為主體,搭建評審委員會。
蔡家坡村藝術村長 宋群
栗元坡村藝術村長 邱志杰
下莊村藝術村長 董書兵
栗峪口村藝術村長 劉慶元
第四屆忙罷藝術節總策劃 武小川
征集對象:
年齡在35歲以內(身份證1986年以后)的青年藝術家及團體,藝術院校師生。征集方式及時間:
-
自公告發布之日至 2022年5月15日24:00 招募結束。
- 2022年5月15日—18日:經過專家委員會的方案審核,選出5位入圍新銳藝術家/團體。
- 2022年5月20日—6月10日:邀約入圍藝術家/團體,進入現場開展駐地考察,深化并實施項目方案。
評選標準:
1.提交方案在生態性、在地性、參與性、合作性等方面的體現;
2.簡歷和作品集作為重要的參考條件,具有一定的藝術經歷、在地性實踐經驗的藝術家優先考慮。
獲得權益:
主辦方將承擔入選藝術家/團體的差旅、住宿、接待、考察,以及作品制作等相關費用,并支付藝術家費用,頒發參展證書,同時為藝術家/團體提供媒體宣傳等。提交要求:
1.作品類型不限,參與者需根據項目實施地的自然生態、地理環境、人文風情等條件進行創作提案;
2.每位藝術家/團體限提交3個以內的作品方案,并提供方案說明(300字以內);
3.參與者需提供藝術簡歷及作品集各一份(附聯系方式);
4.投稿以打包文件的形式發送至郵箱guanzhongartscoop@163.com,文件夾命名為:新銳藝術家招募+藝術家/組名稱+方案名稱+聯系電話;
5. 活動不收取任何報名費;
6. 提交作品者即同意默認條款;
7. 方案入選后,駐地期間應配合主辦方在原有方案上適當的修改完善或重新創作。
8. 相關問題咨詢及需要作品實施地圖錄,可在公眾號“關中藝術合作社”后臺留言,或發送郵件至guanzhongartscoop@163.com。
默認條款:
1.原創性聲明所有參與者提交參選作品即默認遵守:
(1)所有參與者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保證參選作品的原創性,保證對參選作品擁有排他性且完整的著作權。
(2)所有參與者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參與者必須保證參選作品不含有任何暴力、色情、恐怖、極端勢力等禁忌內容。所有參與者必須保證對參選作品擁有排他性和完整著作權,保證參選作品未涉及任何訴訟,未侵犯他人任何合法權益,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姓名權、名稱權、著作權、商標權等合法權益;
(3)若參與者違反上述條款,則:主辦方有權立即取消參與者參選資格,收回已經給予參與者的所有獎勵權益和支付費用,由此引發的任何法律訴訟、法律責任和財產損失均與展覽展覽主辦方無關,由藝術家本人承擔。
2.免責聲明由于病毒、黑客攻擊,以及其它人為干擾、突發事件或者一些展覽主辦方無法控制的因素,嚴重影響到活動的管理、安全、評審、公正性等情況下,展覽主辦方有權單方面推遲或取消部分和全部活動。參與者提交的參選作品在公開展覽過程中可能發生設計元素、圖案、版式等自主知識產權被侵犯并對參與主體造成損失的,展覽主辦方不承擔任何責任,僅配合、協助參與者進行維權。
3. 參選作品知識產權歸屬參與者保證享有參選作品的全部知識產權。本次活動入圍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由主辦方制作并在活動指定區域進行展示,入圍藝術家需與主辦方簽訂版權使用協議,主辦方向入圍藝術家支付藝術家費,藝術家擁有作品的著作權,默認主辦方收藏該作品,主辦方不再支付其他費用。
4. 展覽主辦方權利
(1)每位參與者在提交方案時,即被視為已明確同意主辦方對投稿作品方案享有展覽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匯編權、表演權、廣播權以及出版權等權利,并不在支付其他費用。
(2)經展覽主辦方判定為違反“規則說明”、不符合活動主題的作品及具有抄襲等危害他人知識產權的作品將被取消參選資格。
注:所有參與“共襄美好:終南生態藝術項目”作品方案征集的藝術家,均被視為認同以上條款。本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上下滑動查看>>>
評委簡介:
邱志杰
1969 年生于福建漳州,1992 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版畫專業,現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是當代最具 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也是 90 年代頗具聲望的前衛藝術領袖,現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 長, 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宣部“第五屆全國中青年 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教育部推薦人選。主要個展包括:“文字生涯”(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金澤,2018);“邱注上元燈彩圖”(民生美術館,北京,2018);“不羈之旅”(凡阿比美術館,埃因霍芬,2017);“邱注上元燈彩計劃”(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杭州,2015); “獨角獸和龍”(奎利尼斯坦帕里亞美術館,威尼斯,013); “偶像的黃昏:南京長江大橋自殺現象干預計劃之四”(世界文化宮,柏林,2009);“破冰:南京長江大橋之三”(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09)等。近期群展包括:“1989 后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2017-2018);“本土:變革中的中國藝術家”(路易威登基金會,巴黎,2016)等。他曾參與哥德堡雙年展(2013);第 48 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13);橫濱三年展(2005);圣保羅雙年展(2002,2014)等。他曾參與策劃:中國首個影像藝術展“現象與影像”(杭州,1996);1999-2015 年期間具有里程碑意 義的地下展覽“后感性”系列;第 9 屆上海雙年展(2012);第 57 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17)等。
<<<上下滑動查看>>>
董書兵
1968年生于新疆,1993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雕塑專業,獲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F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中國雕塑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德國馬爾卡斯滕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國雕塑協會(ISC)會員。2021年長江學者候選人。2016年以來,董書兵教授發起的大型系列雕塑項目”荒野藝術計劃“,在甘肅省瓜州市,創作了包含《風雨者》、《大地之子》、《無界》三個部分。出于對天、地、人關系的考量,融入當地。無論是視覺的融入、還是精神的融入,都要與當地的“根”產生和諧關系
<<<上下滑動查看>>>
70 后,出生于重慶市,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現為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兼實 驗藝術系系主任,廣東省美協實驗藝術藝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美協版畫藝委會委員。主要工作方向是當代藝術設計的社會融入方法、跨學科實踐和創作。其藝術工作涉足當代文化領域的不同界 別,如音樂節、實驗劇團、文學、設計、文化保育、文藝鄉建等,同時他也參與當代文藝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這也使得劉慶元的作品以“跨媒體”的姿態出現在公眾視野面前。他以個人創作和團隊協作的方式跟其他領域發生交流和跨界合作。劉慶元的個人作品參加了 MAXXI 羅馬 21 世紀國立美術館 “世界在何處”、第五屆烏拉爾工業雙年展、第 10 屆法國里昂國際雙年展、廣州影像三年展 2021、第 15 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第 8 屆上海雙年展、第 7 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2011 成都雙年展和 2013/2015/2017 深港城市建筑雙年展、第 15 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廣東百年藝術大展等國內外展覽。劉慶元個人先后出版《碎片——1998-2006》、《復制者》、《沿著河邊一直走》和《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號》、《速寫講稿》、《復制的方式》、《匠器》、《鄉村與木刻》等。
<<<上下滑動查看>>>
宋群
藝術家,策劃人。2007年創辦《本地》書系列,?直以民間角度記錄西安的本土文化與城市記憶。2011年以來,以“藝術介入城市”方式,發起多個融合在地文化與藝術的城市?化項目,持續進?城市變遷與發展研究,并深度進?城市更新實踐,創建了?系列“本地?化與藝術”主題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間,主持策劃與設計多個舊城改造與文創園區項目。2016年,受邀參加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2017年創辦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2019年創辦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館,從事與城市相關的影像文獻及圖像研究/展覽。
<<<上下滑動查看>>>武小川
博士,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后(出站),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安美術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實驗藝術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主任,陜西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98 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一畫室,同年調入西安美術學院。任教于油畫系、影視動畫系、實驗藝術系。曾任教學科長、評估辦公室副主 任、影視動畫系常務副主任,研究生處處長、學科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等職。主要從事繪畫、影像、實驗藝術等方面的實踐與研究。以藝術社會學的文化實踐為根本,致力本地當代藝術發展,2018 年組建關中藝術合作社,創辦并策劃三屆“關中忙罷藝術節”。在巴黎、北京、西安等地美術館舉辦個展 11 場。作品曾參加 FIAC 巴黎法國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2018 年大同雕塑雙年展、2018 年城墻之外:西安當代藝術展、2017 年中國學院實驗藝術文獻展、2016 年臺北攝影雙年展、2014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14 年第十二屆全國美術展首屆實驗藝術展等。
<<<上下滑動查看>>>實施地點:
戶外(一線四村):八號公路環線以及四個村莊:栗峪口村、下莊村、蔡家坡村、栗園坡村,各村莊村內公共場所。
室內(七地):石井藝術中心、直峪藝術中心、蔡家坡村美術館、蔡家坡村史館、栗峪口村史館、空閑民房、空閑公共空間。
石井街道衛星圖
鄠邑區石井街道環山沿線
俯瞰蔡家坡村
石井街道栗峪口村一角
蔡家坡村觀光步道
終南麥田劇場遠眺
https://mp.weixin.qq.com/s/sDtbRs3MxBVCcXZ9Hvw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