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共生文潤心田”中國和田文創暨公共藝術大賽
活動目的
1.本次大賽致力于弘揚昆侖文化、中華玉文化、于闐佛教文化及和田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蘊含深厚歷史底蘊與人文精神,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與精神寄托。通過大賽,深度挖掘并展示和田文化的豐富內涵與魅力,使其在新時代煥發生機,為豐富“文化潤疆”內涵,加強地區間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多元文化融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大賽將深挖和田地區豐富的文化內涵,促進文化傳承與發展,激發文化創新活力。鼓勵廣大企業、民眾積極參與文化創作,挖掘和傳承新疆和田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的文化作品,為“文化潤疆”注入持續動力。
3.大賽將激發參賽者的創新思維和創作熱情,展現獨特藝術才華,培養和發現文化創意人才。在競爭環境中,讓優秀文化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推動新疆文化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文化潤疆”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4.本次大賽將助力和田文明、文化、文藝、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通過大賽活動開展,推動和田地區文明建設,豐富當地文化內涵,提升文藝創作水平,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廣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為和田地區發展注入新活力和動力。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和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墨玉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窨h文物局)
【承辦單位】
藝術與設計雜志社
大賽主題
主題詞:和美共生文潤心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贝筚惥劢怪黝},展現和田獨特的文化特色。征集作品應圍繞和田昆侖文化、中華玉文化、于闐佛教文化及和田優秀傳統文化、和田獨有的紅色文化、和田獨有的自然資源等主題,創作代表新時代和田形象、彰顯中華審美風范、融合科技創新成果、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優秀設計和公共藝術作品,作品應突出設計的典型性、敘事性、前沿性、視覺性,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拓展設計和公共藝術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大賽規模
大賽分六個賽區,分別為東北賽區、華北賽區、華東賽區、中南賽區、西南賽區、西北賽區,西北賽區設在和田地區文旅局,華北賽區設在藝術與設計雜志社。大賽設立作品評審專家組。以援助和田的北京為重點動員賽區,重點講好京和故事。
作品征集賽道
賽道突出“和美共生文潤心田”主題,緊密圍繞和田地域特色廣泛征集主題鮮明的參賽作品。
1.視覺傳達類賽道
此賽道主要面向平面設計作品,涵蓋以和田美玉、昆侖文化、于闐佛教文化、和田本地紋樣、圖案(如艾德萊斯綢)、和田地理產品(如藥茶)等為元素的海報、插畫、包裝等。同時征集相關短視頻作品,短視頻作品以“跟著短視頻去和田”為主題,包括與和田玉石、昆侖旅游、于闐佛教、和田民間文化、傳統歌舞、沙漠風光、古老建筑、餐飲美食等相關的講好和田故事的內容。作品需在視覺傳達方面具備創新性,能精準傳達和田獨特文化信息,在美學上呈現和田特色,且具備獨特表現。
2.科技作品賽道
本賽道聚焦昆侖文化、《山海經》等的虛擬現實人物角色及數字藏品,如西王母、后羿、嫦娥、夸父、精衛、蚩尤、刑天、女媧、共工、祝融、開明獸、英招等角色。在設計這些人物角色時,可充分結合原著描述,融入現代創意與審美,使角色在虛擬現實作品中更生動且吸引人。作品需在交互設計和用戶體驗上展現獨特創意,能夠通過數字技術達成良好互動效果,充分彰顯和田文化魅力。
3.產品及首飾、服裝設計類賽道
該賽道著重于產品設計,包含以玉石為原料的首飾及雕刻作品、融入和田傳統圖案的陶瓷、展現和田獨特金屬工藝的金屬材質文創設計作品、和田天然纖維編織的地毯和既有和田特色,又具有使用推廣價值的服裝等。作品需在功能性、實用性與美觀性之間尋得平衡,擁有創新設計理念,突出和田的特色。文創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紀念章、明信片、文化衫以及與昆侖文化、《山海經》相關的潮玩產品等。
4.紅色文創賽道
康西瓦烈士陵園位于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海拔4280米,距最近縣城400多公里,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園。1965年5月,為紀念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犧牲的烈士,此處為83名烈士立起墓碑,正式命名為“康西瓦烈士陵園”。和田還有眾多紅色故事,為禮贊這些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的人士,開創紅色文創賽道。在新中國建立75周年之際,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寓意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5.公共藝術類賽道
本賽道關注公共藝術作品,包括以昆侖文化、《山海經》等人物及表現玉石文化中“天人合一”中國哲學精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國民族氣節、“化干戈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等中華文化精神的泥塑、陶塑、金屬、膠泥、石膏、玻璃鋼、木材雕塑設計,也可創作體現和田城市風貌的城市雕塑、描繪和田風情的壁畫、反映和田生活的裝置藝術等,旨在改善和美化和田的公共空間。作品需考慮和田的公共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具有互動性和公共參與性。
參賽作品要求
1.參評作品應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潤疆作出的重要指示,緊扣主題、傳遞正能量,用文創設計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培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作品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充分激發各族群眾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中國、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
2.參評作品須創意獨特、準確清晰、結構嚴謹、制作精良、綜合效果好,要積極正面、溫暖明白、有內涵、易理解。
3.參評作品必須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凡參評作品涉及的版權、肖像權等法律糾紛,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主辦方對所有參評作品擁有公益性宣傳和復制使用權。
4.視覺傳達類賽道作品、科技作品賽道作品、紅色文創賽道作品可以電子文件的形式提交,作品不予退還;產品及首飾、服裝設計類賽道作品、公共藝術類賽道作品參評作品應提交作品電子文件或小樣或成品,參評作品由承辦單位負責退還小樣和成品。
5.參評報名者應按要求完整填寫參評作品報名表上必填內容,錯填或未填寫聯系方式導致無法聯絡的,責任由參評者自行承擔。
6.所有參評作品上不得出現參評者姓名、選送機構等文字、logo及相關信息,否則將視為無效。
7.參評者應全面了解本次大賽規則。凡提交參評作品者,視為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賽規則,自愿受其約束。
參賽作品規格要求
平面設計作品(海報、插畫、包裝、紅色文創):
1.單幅作品和系列作品均可,系列作品一組不超過4幅。
2.文件格式為JPG,色彩模式CMYK,規格A3,分辨率300dpi,單張圖片大小不超過20M。
短視頻作品:
1.時長在1分鐘至5分鐘之間。
2.視頻格式為MP4,分辨率不低于1080p,幀率不低于25幀/秒。
3.畫面清晰,聲音清晰,無明顯噪點和雜音。
4.文件大小不超過500MB。
產品及首飾設計類:
1.首飾及雕刻作品最大尺寸不超過40cm×40cm×40cm,重量不超過20公斤。
2.陶瓷作品最大尺寸不超過40cm×40cm×40cm,重量不超過20公斤。
3.金屬材質文創設計作品最大尺寸不超過40cm×40cm×40cm,重量不超過30公斤。
服裝設計類:
1.服裝成品需提供不同角度的清晰照片,至少包括正面、側面、背面,照片格式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2.設計圖紙需包含款式圖、結構圖、工藝說明等,格式為PDF或JPG。
3.若有面料小樣,尺寸不小于10cm×10cm。
以上所有作品需提交詳細的設計說明,包括設計理念、靈感來源、材料選擇、制作工藝、功能特點等,字數不少于200字。
雕塑作品:
1.高度不超過50厘米,寬度不超過50厘米,重量不超過50公斤。
2.需提供多角度的高清照片(至少包括正面、側面、背面),照片格式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3.附帶詳細的設計說明,包括作品主題、創作理念、尺寸規格、使用材料、制作工藝等,字數不少于200字。
壁畫作品:
1.面積不超過50平方厘米。
2.提供設計草圖和完成后的高清照片,照片格式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3.附上創作說明,包括壁畫主題、表現手法、與環境的融合等方面,字數不少于200字。
裝置藝術作品:
1.尺寸不超過0.5立方米。
2.提交多角度的照片(至少包括整體外觀、細節部分)和視頻(時長不超過3分鐘),照片格式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視頻格式為MP4。
3.附帶作品闡述,包括創意來源、作品意義、互動方式等,字數不少于200字。
評選程序
1.初評
六大賽區分別評選出約15件(組)/類,6個賽區共評出約450件(類)作品。
大賽特設群眾評委,發動和田地區的農牧民、在校學生和廣大群眾參與。具體方式為掃描帶有“北京援疆”標識的二維碼進行投票。
初評結果根據初評專家和群眾投票結果,評選出36件(組)/類,共計約180件(組)作品進入終評。
2.終評
評委對初評入圍作品集體審看和評議,并進行實名投票,計劃評選出優秀作品共20件(每類4件);入圍設計作品共20件(每類4件)。
3.評選機制
活動評選出優秀作品共20件(每類4件),每件稿酬1萬元;入圍設計作品共20件(每類4件),每件稿酬0.5萬元。
組委會邀請的設計師設計費報酬另行確定。組委會將與知名品牌進行合作,邀請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國內知名企業設計總監進行創作。
報名方式
作品郵件提交格式如下:
?。ㄒ唬┼]件主題:XX類作品+公司/學校+參評者姓名(請提供有效證件,包括身份證、學生證等),參評作品所提交的個人信息及證件須真實有效。如提供虛假個人信息或證件,將取消作品參評或獲獎資格。
?。ǘ┼]件內容包含:1.作品原件;2.電子報名表;3.參評須知(參評者承諾)簽字版掃描件?! ?/span>
https://mp.weixin.qq.com/s/K2WXJZ_xUB-SXpSH8LAV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