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老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門廊設計方案征集活動競賽獲獎方案,被舉報涉嫌抄襲
9月份,平臺曾發布過湖北一個設計方案征集項目,11中旬,評審結果出來,但在公示期間獲獎作品被提出質疑,于昨天,最終的評審出來了。
最終評判結果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公告名稱:湖北大老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門廊設計方案征集評選結果公告
公告時間:2022年11月18日
二、更正信息
更正事項:評選結果
更正原因:評選結果公告發布后,收到對《峽北之秘》設計方案的質疑,質疑內容為設計內容與某網站設計方案相近,經核查,情況屬實,且設計人員無法提供有效證據,故取消《峽北之秘》名次。
評選結果更正為:
第一名《雁歸來》(作者:陳靜忠上海)
第二名《大老嶺之石》(作者:黃康橋王煜祥香港)
第三名《廊橋》(作者:劉舒合肥)
第四名《三峽明珠》
三、公示期
自本公示發布之日起一個工作日。
四、質疑答復
應征單位、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評選結果存在異議,請在公示期內通過書面或來電方式向征集主辦方提出異議。將在收到書面質疑起7個工作日內,向質疑人作出書面答復。
五、其他
公示結果無異議后,將按照《湖北大老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門廊設計方案征集公告》頒發相應獎勵,所有權及解釋權歸大老嶺管理局所有。
2022年11月29日
圖片
人們常說:“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個自古有之,但這個“抄”不是全部照搬人家的,而是“吸收、繼承、模仿、創新”的含義在內。
在設計領域有點不大一樣,一直以來,大家對“天下設計一大抄,抄來抄去有提高,看你會抄不會抄”的觀點仿佛都有著普遍的理解性,這種行為到底是“借鑒”創新還是“剽竊”抄襲一直爭論不休。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斷加大力度,大家對“抄襲”和“雷同”有了更清晰的界限。
那么,從知識產權法律角度如何界定抄襲和雷同?
1、從字面意思理解:
抄襲: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它有三個含義:①繞道襲擊敵人;②把別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為自己的去發表,并且實質性相似;③不顧實際,照搬別人的思想、方法、經驗等。抄襲行為在文學界,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同時也是在著作權審判實踐中較難認定的行為。
雷同:雷同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隨聲附和,與他人的一樣;也指一些事物不該相同而相同。
意思也就是抄襲本身就是一種故意的行為,雷同可以視作為碰巧,這種“碰巧”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情節嚴重就可以視作為是抄襲行為。
2、法律判定抄襲和雷同的標準:
第一,法律判定抄襲有兩個標準:
?。?.被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而所謂的“適當引用”的數量界限,根據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二千五百個字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第二,法律判定抄襲除了有兩個標準外,還要根據作品之間的相似度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來總結性的判斷,某教授曾說:“一段話如果有20個漢字完全或者90%以上文字相同,沒有注明出處,可以算雷同。
一部著作若有5處以上文字雷同,則可以算作輕度抄襲;10處以上可以算作嚴重抄襲;20處以上雷同,應算作剽竊;30%以上雷同的,是嚴重剽竊。學術性作品的觀點意思相同,文字相似,但沒有注明出處地或引用別人觀點或文字,沒有加以注明,但在參考文獻或者前言等地方提及所參考作品的則可能存在變相剽竊。但引用數據、新聞、名人名言、語錄、標語、文件和法律規定、go-vern-ment工作報告等產生的相同文字不能算作雷同?!边@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吧?
綜上所述,判定抄襲與雷同的標準一般是以作品的具體表達形式為主,如果情節或者創意明顯有區別的,即使有部分雷同,那也無傷大雅,也不會判定為抄襲,但如果作品相同情節嚴重,但又無法證明是屬于作者獨立創作出來的,才會構成抄襲行為。
另外,我們在網上摘錄了一些設計領域大咖是如何界定借鑒和抄襲?
A:
實際上,無論如何你都免不了借鑒——通常,這些都是所有涉及的一部分,無論是你自己的作品還是第三方的例子。
想要避免抄襲,我的建議是在開始實際工作后,把所有的借鑒作品放在一邊,重新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把它們移到視線之外,避免不小心地看到。借鑒只是一個起點,不過你應該自己下定決心,在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不要再回去看那些不錯的作品。否則,就很有可能「抄襲」形狀、顏色和構圖等。
這個簡單的方法救了我不止一次!
B:
設計真的很辛苦!所以我理解為什么這么多人抄襲我們的作品。人們看到一些簡單而漂亮的東西,就認為它很簡單。其實簡單是很困難的,優雅是難以捉摸的。最著名的設計師都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達到最簡單的效果。我每天都在努力使我的設計更簡單、更環保,富含更多的情感。
不對的是,當你有能力抄襲別人的作品(在數字時代,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并把它作為自己的原創(或者更糟,把它賣掉?。?/span>
假設你在彈一首新的鋼琴曲子。你在演奏作曲家的音符、她的風格、她的一切。你可以練習這個樂譜來完善你的技藝。你甚至可以有償表演。但當你把這首歌當作自己的音樂售賣時,你就是個小偷。
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個比較遠的國家,有一些人把我的作品賣給了別人,而且還盜用了我的名字。謝天謝地,他們被抓了,而且還罰款了。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我相信因果報應。如果你不在意自己的信用,相信你離壞運氣不遠了。
最后,敬意和抄襲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明顯的。在抄襲的設計中,許多元素將精確地復制引用。但如果你受到一些設計的啟發,元素將是不同的、帶有自己風格的,原作者一定會馬上發現這些不同。
C:
我認為設計行業已經發展到沒有任何原創的地步。我們所做的就是把已經做過的事情混在一起,從中創造一些新的東西。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我相信設計的最終目標是解決問題,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不是超級原創。被別人的作品影響是可以的,但是在靈感和抄襲之間應該有一個界限,這個界限在不同的設計領域是不一樣的。
那么,如何借鑒別人的作品來設計自己的東西呢?在開始任何項目之前,我個人會考慮做以下幾件事:
建立一個多樣化的堅實的情緒板:與其從一個參考作品中獲得靈感,不如收集盡可能多的參考作品,一個參考資料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但只要里面有一個你覺得有趣的小元素,就足夠了。然后試著把你發現的所有好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創造出你自己的東西。
團隊合作是關鍵:當我獨自工作時,我發現我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試圖復制我最喜歡的參考作品,而忽視它是否真的有效。這很容易把我變成模仿者。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應該作為一個團隊來作業,一個好的團隊可以提供各種技巧和視角,從而創造出一種特殊的元素,讓你的設計具有原創性。
D:
畫畫的靈感和生硬的抄襲,作為參考和抄襲之間肯定有很大的區別。然而,有時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太細,這就產生問題了。
首先,讓我們定義這兩者之間的術語差異。簡單地說,抄襲就是拷貝一個想法,然后說它是你的,而靈感則是由于受到某物或某個人的精神刺激而產生的自己的想法。
在設計方面,使用一個設計作品作為參考將意味著創建一個類似風格的作品,但從根本上是不同的,一個完全不同的想法、顏色、布局等。使用相同的想法/布局,甚至是顏色都會被認為是抄襲。一個好主意是從不同的行業中獲得靈感,而不是從現成的設計中。它可以是任何東西,從油畫到一些古怪的建筑。跳出思維定勢,增加你真正創造的機會。
只有在你學習的時候才可以模仿。這是一個磨練你技能的好方法,但不用說,你不能把它作為你的作品,更不用說把它用于商業目的。在你學會如何創建這樣的設計之后,試著做一些實驗,試著改進它,一個好的練習方法是為你喜歡的網站創建一個不同的頁面。這會是你創造屬于自己的東西的第一步。
不過,這個行業本身確實存在某種形式的抄襲。這甚至與行業無關,而是與整個世界有關,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總是領先,其他人就總是抄襲。設計界也不例外。例如,客戶提供他們喜歡的作品這種情況非常常見。也許大多數設計師和數字藝術家都有一些他們崇拜的偶像。如果你不只是拷貝,而是分析你為什么喜歡它,或者找出客戶在這個網站上到底喜歡什么,那絕對沒問題。
也許是某種布局,或者配色,或者它給人的溫暖感覺。這就是你要做的。發展這項技能,它將是你通往成功的道路——創造出好的真實作品的道路。
E:
借鑒總是好的!但不要復制TA的風格或元素,試著創造你自己的風格和想法,這樣才是好的借鑒形式。我經常借鑒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那只是為了詳細研究。
他們是如何產生這個想法的,或者他們是如何創造的,這個想法的背后是什么。我一直在試圖做出這樣的東西。這是一項非常詳細的研究方法。
借鑒只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學習之后,創造出你自己的思路和風格,這就是最好的借鑒結果了。
https://mp.weixin.qq.com/s/jAjipFtbUEnZ1ARD8Kkf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