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紙上住宅建筑國際競圖「多功能永續與健康宅」公開征件
【評審簡介】
OMA大都會建筑事務所
雷姆.庫哈斯/OMA始創合伙人
大衛.希艾萊特/OMA管理合伙人─建筑師
【前言】
“2023紙上住宅建筑國際競圖”舉辦的目的,除在于提升住宅環境的質量,并期突破現有住宅設計框架,引領設計創意。本競圖是“traa臺灣住宅建筑獎”之衍生活動,希望透過競圖的題目或議題,鼓勵年輕建筑從業人員或學生,關注我們居住環境之需求及發展,進而提出前瞻性的建議案或設計創意,以解決現今及未來的居住問題,增進全體人類生活福祉。
【競圖宣言】
多功能永續與健康宅
在全球氣候危機與COVID-19疫情影響下,我們已面臨如何在城市與郊區群居方式上的重大改變。在無法持續依賴過去的社會與經濟架構,以及政府與大型組織亦無興趣當領頭羊的情況下,真正的改變就必需“從下而上”做起。
因疫情而產生的全球性“封鎖”情況,正揭示著我們必需對于在家中每日、每周甚至是每個月的例行活動行為做出更大的改變。不論是睡覺、工作、休閑、飲食、制造或是消費方面,科技也正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同時,空間、永續與健康亦成為需思考的重要議題。例如,我們是否真的只需要網絡來做為與家人、朋友、同事與供應商的溝通管道?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室內外空間來提供所需的不同例行活動使用?我們是否可透過減少浪費、自行制造食物與能源來減少對地球環境的沖擊?我們如何在長時間需待在家的情況下,對周遭環境帶來改變而保持心理上的健全及持續保持創作靈感?
我們該如何透過居家環境的變化來呼應上述所有的改變,以及傳達如何透過“自發性”的力量便能領導創新事物,而為這些社會上的領導者們設立典范?透過在城市與郊區的多功能永續與健康宅設計,便能改變我們與家人、朋友及鄰居的生活方式。在社會、經濟、永續、健康與生理面向的考量下,是否可提出適用于全世界,或者亦需考量文化與地理關連性對于未來解決方案的可能性?總的來說,上述的方式對于建筑界將會產生何種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評審簡介】
OMA大都會建筑事務所
大都會建筑事務所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是一家國際事務所,在傳統的建筑和城市化研究框架內運作,而AMO則是一個研究和設計工作室,將建筑思想應用于傳統領域之外。
OMA由八位合伙人領導,包括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賴納?德?格拉夫(Reinier de Graaf)、艾侖?凡?盧恩(Ellen van Loon)、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阿薩卡(Iyad Alsaka)、克里斯?范杜恩(Chris van Duijn)、Jason Long及管理合伙人—建筑師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在鹿特丹、紐約、香港、多哈、迪拜和澳大利亞均設有事務所。
目前施工中的OMA設計項目有:德國柏林卡迪威百貨改造項目(Kaufhaus des Westens(KaDeWe))、英國曼徹斯特“工廠”藝術館(The Factory)、中國杭州光棱、美國休斯敦舊郵局改造、中國深圳自貿時代中心及法國波爾多Simone Veil大橋等。
已落成的OMA項目包括: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美國洛杉磯奧黛麗?厄瑪斯館(2022)、瑞典斯德哥爾摩Norra Tornen雙塔式住宅樓(2020)、德國柏林Axel Springer園區(2020)、法國MEETT圖盧茲會展中心(2020)、韓國首爾光教Galleria百貨大樓(2020)、阿姆斯特丹RAI nhow酒店(2020)、英國布萊頓學校新大樓(2020)及印尼巴厘島Potato Head Studios度假酒店(2020)。早期知名建筑作品包括意大利米蘭普拉達基金會(2018)、俄羅斯莫斯科格拉吉當代藝術博物館(2015)、荷蘭De Rotterdam大型綜合塔樓(2013)、中國北京CCTV總部大樓(2012)、葡萄牙波爾圖市立音樂廳(2005)及美國西雅圖中央圖書館(2004)。
雷姆·庫哈斯/始創合伙人
1944年生于荷蘭鹿特丹,于1975年與Elia Zenghelis、Zoe Zenghelis及Madelon Vriesendorp共同創立大都會建筑事務所(OMA)。他畢業于倫敦建筑聯盟學院,并早于1978年出版了《瘋狂的紐約——曼哈頓的回溯性宣言》。1995年,他也在其著作S,M,L,XL中以“建筑小說”的形式總結了OMA多年的工作。庫哈斯目前是OMA和AMO(與OMA互補的研究工作室)的領導者,他們涉足的領域超越建筑既有的界限。
庫哈斯已完成的作品包括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柏林的Axel Springer總部(2020)、意大利米蘭的普拉達基金會中心(2015/2018)、卡塔爾國立圖書館及卡塔爾基金會總部(2018)、北京的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2012)、葡萄牙的波爾圖音樂廳(2005)、西雅圖中央圖書館(2004)以及德國柏林的荷蘭大使館(2003)等。2014年,庫哈斯更擔任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的總監,策劃名為“本源(Fundamentals)”的展覽。同時為哈佛大學教授,并策展“Countryside:The Future”展覽,該展覽有關全球并未發展成都市的地帶,2020年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
雷姆·庫哈斯/攝影版權歸屬:Fred Ernst
大衛·希艾萊特/管理合伙人─建筑師
領導OMA環球事務所的總體架構、財政、以及業務策劃和拓展,同時帶領全球多個建筑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包括阿姆斯特丹的Bajes Kwartier以及燕豪芬的VDMA。Bajes Kwartier及VDMA都是改造項目,前者將1960年代的監獄建筑群發展成設有1,350個單位的新社區、后者則將空置的工業建筑建設成多用途都會中心。他自2008年競賽階段起率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項目,直至項目竣工。他率領建成的項目還包括位于峇里島的渡假酒店Potato Head Studios(2020)、珀斯的西澳博物館Boola Bardip(2020)、深圳太子廣場(2020)、剛果盧桑加的白盒子LIRCAEI(2018)、墨爾本的MPavilio 2017展亭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總部大樓(2013)。
大衛2008年加入OMA,在2009年成立OMA香港事務所,于2010年成為合伙人。他帶領OMA亞太區建筑項目超過七年。
大衛·希艾萊特/攝影版權歸屬:Vincent van den Hoogen
【競圖辦法】
一、隸屬單位:社團法人臺灣住宅建筑獎協會(籌備處)
二、主辦單位:臺灣建筑報導雜志社、上圓聯合建筑師事務所
三、出題人暨評審:
雷姆·庫哈斯/OMA大都會建筑事務所始創合伙人
大衛·希艾萊特/OMA大都會建筑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建筑師
四、題目:多功能永續與健康宅
五、獎勵辦法:
?。ㄒ唬╊C發獎座及總獎金為美金兩萬元(含稅)。
?。ǘ┰u選方式、得獎獎項及獎金,由評審決定。
?。ㄈ┑锚勛髌穼⒖怯凇杜_灣建筑》雜志及臺灣住宅建筑獎官方網站。
?。ㄋ模┍惊劜皇杖竺M。
六、參賽資格:
凡年齡四十歲(含)以下(1982年后出生),并符合以下資格之一者:
?。ㄒ唬┙ㄖ跋嚓P產業之社會人士及學生。
?。ǘ﹤€人或團隊皆可參加,團隊人數不可超過三人,團隊成員皆須符合參賽資格。
七、征件內容及應符合事項:
?。ㄒ唬﹫竺眙呗暶鲿捌渥髌焚Y料表(Word檔及PDF檔各一)。
?。ǘ┳髌穲D紙以能清楚表達設計者理念為要,內容以英文為限。
?。ㄈ┥鲜鰞身椫娮訖n請放入同一資料夾,將資料夾上傳至云端空間。
1.上傳完畢后請將檔案下載連結寄至“traa sunyuan.com.tw”。
2.資料夾名稱及主旨請統一命名為:Title of Entry_2023 IRACDC Entry。
?。ㄋ模┳髌穲D紙之規格為A3尺寸,至多以四張為限,電子檔格式為PDF,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大小不得超過40MB。
?。ㄎ椋┳髌穲D紙頁面內容中不得有姓名、學校等與參賽者相關之資料或注記。
八、征件日期: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24:00(GMT+08:00)
九、評選程序:
?。ㄒ唬?023年1月至2月進行評選作業,同年3月舉辦頒獎典禮。
?。ǘ┤滩捎⒄Z視訊方式進行。
十、聯絡方式:
社團法人臺灣住宅建筑獎協會(籌備處)
?。蠄A聯合建筑師事務所
“2023紙上住宅建筑國際競圖小組”
連絡電話:+886-2-29664366
E-mail:traa@sunyuan.com.tw
微信ID:suzuki125sd
十一、報名辦法及相關資料下載處:
官方網站:下載
報名表:下載
https://mp.weixin.qq.com/s/XGAZuVlkZVSi1v_49sg1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