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余件!第十一屆泉州工作坊效果圖發表圓滿結束
第十一屆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在緊鑼密鼓的進入第二輪效果圖深化階段后,共誕生873件效果圖作品。自首輪草圖的設計引發了無盡的創意火花后,如今在創意和企業市場需求的引領下,兩岸優秀的設計學子們繼續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和活力,為未來創新之橋構筑起堅實的基石。
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自創建以來每年一度聚集來自大陸與臺灣的優秀大學生,在經歷首輪草圖設計的思維發散后,第二輪深化建模對于學員又是一次挑戰,然而,年輕的設計師們并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反而激發思維創意。在這個多元融合的舞臺上,他們積極挖掘產品痛點,融入當代設計元素。
比如有的學員在花盆具有內置的水分感應器和計算機芯片,能夠實時監測植物的水分需求。當花盆檢測到植物土壤的水分不足時,它會通過磁吸技術將底座連接到水源,自動為植物補充水分。還能確保水分能夠均勻地分布到植物根系周圍,提供精準的澆水效果。
還有專場的學員,采用擬物化設計,將章魚體內自帶墨水特性和書法墨水巧妙結合進行產品創新,吸引不同人群對書法的產生興趣,兒童可以通過產品激發對書法的興趣,成年人則可以從中找到樂趣。其簡單外形和批量生產可行性使其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設計團隊在整個過程中緊密合作,無論是來自大陸的學子還是來自臺灣的同學,他們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設計合力。激烈的討論,甚至是意見的碰撞,都被視為設計之路上的一種奇妙冶煉。正是在這種碰撞中,他們不斷優化設計方案,使得設計更加凝練,功能更加完善。
泉州工作坊不僅僅是創意的融合之地,也是未來的孵化器,許多設計在泉州工作坊之后得以繼續深耕,將設計理念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和項目。這不僅推動了兩岸設計產業的發展,也為兩岸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機遇。
第十一屆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已經進入最后設計的沖刺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們的作品能夠成為連接兩岸的真正橋梁,架起更多文化交流的平臺,讓友誼之光照耀兩岸的每一個角落。
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泉州市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
臺盟泉州市委會
主辦單位:
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
矮凳網
協辦單位:
安溪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
德化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
南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單位:
福建省德化佳誠陶瓷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市契合工貿有限公司、福建漢榮石業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縣三峰陶瓷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縣新創意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德化縣佳福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福建麥石石業有限公司、福建省晟志家居裝飾有限公司、泉州市如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安溪鐵林森家具有限公司、天津美術學院、廣州大學、陜西科技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西科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山東科技大學、重慶文理學院、福建農林大學、湖南工學院、武漢工商學院、臺灣明志科技大學、臺灣東海大學、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長庚大學、臺灣亞洲大學、臺灣亞東技術大學、臺灣大同大學
https://mp.weixin.qq.com/s/iMs4yPtkP6fugWJ236O4qw
上一篇:宜賓文旅福利中獎名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