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漢大學“珞珈山下迎百卅,踔厲篤行正當時”珞珈建筑數字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示
慶武大百卅華年,珞珈學子齊奮進,
百花齊放,百專爭先
駐武大學科特色,碧瓦朱甍于指尖,
如鳥斯革,如翚斯飛
在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團委學生會的主辦、城市設計學院的協辦下,本次2023年武漢大學“珞珈山下迎百卅,踔厲篤行正當時”珞珈建筑數字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分為珞珈建筑數字設計賽道與珞珈建筑Logo設計兩個賽道,與5月18至6月3日進行投稿,與6月11至6月12日進行線上投票和線下評分。
投票過程中同學們作品瀏覽量累計達到1267次,作品累計投票數627票,總計獲獎作品7份。
與此同時,經過專家評審和線上投票環節,我你們的大賽賽果已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獲獎名單及作品吧~
活動簡介
獲獎名單
【賽道一】
一等獎吳坤(智能建造專業)
二等獎李浩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三等獎李佳禹(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三等獎張興博(工程力學專業)
【賽道二】
一等獎李佳禹(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二等獎劉奕(城市設計環境設計專業)
三等獎李昊(土木工程專業)
作品展示
【賽道一】
一等獎吳坤
二等獎李浩嘉
三等獎張興博、李佳禹
【賽道二】
一等獎李佳禹
作品描述:
工學部新主教,在以前被稱為“變形金剛”,而新主教其俯視圖也頗似人型“變形金剛”,以此為基礎,logo圖案酷似變形金剛標志,以此紀念以前的教學樓,聯系起了以往與現在,logo整體取工學部主教正視圖為主體形狀,主體與兩側對稱的建筑構成形似字母“W”,象征“武漢”、“WHU”,整體具有建筑的立體感,背景的青山采用武大建筑特色青瓦的顏色,象征東湖風景,體現背靠東湖之意。
作品描述:
Logo主體部分的靈感取自工學部第一教學樓的俯視圖,加以變形成為錘子和扳手的結合,扳手夾住的電路板構成數字1的形狀,以表現工學部第一教學樓的身份。Logo標志主體被藍色水波包圍,以表現工學部第一教學樓坐落于東湖邊的地理位置。Logo中錘子,扳手,電路板,水波四種元素各自代表了工學部的四大學院,即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動力與機械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以及水利水電學院。Logo主體使用了金屬配色,體現工科特色。
二等獎劉奕
設計說明:
我設計了八個武大建筑logo,其中六個為傳統建筑,兩個是現代建筑,展現了武大知名建筑的風格特色,主要用線條的形式表現了其建筑的基本特點,更具有識別性,同時添加了幾朵白云,采用了珞珈綠色,表現了武大里常常晴空萬里的天氣。
三等獎李昊
設計思路:
工學部新主教,在以前被稱為“變形金剛”,而新主教其俯視圖也頗似人型“變形金剛”,以此為基礎,logo圖案酷似變形金剛標志,以此紀念以前的教學樓,聯系起了以往與現在,logo整體取工學部主教正視圖為主體形狀,主體與兩側對稱的建筑構成形似字母“W”,象征“武漢”、“WHU”,整體具有建筑的立體感,背景的青山采用武大建筑特色青瓦的顏色,象征東湖風景,體現背靠東湖之意。
恭喜以上獲獎同學,來年此時,我們仍相約珞珈,期待收到更多同學的優秀作品!
請大家關注通知群獲取領獎信息~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G8cTG-OJcHWO8jpXF2P7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