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非遺影像作品獲獎,首屆“錦華獎”頒獎大會圓滿落幕
影像記錄非遺,文化浸潤人心。10月15日,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首屆“錦華獎”非遺影像作品推優展映頒獎大會在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金牛校區隆重舉行。322部影片申報參賽、45部影片入圍,8部獲獎影片終于塵埃落定。本次影展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新作、佳作迭出,匯聚了新時代非遺影像新力量。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本次影展旨在展示傳播我國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影像連接非遺世界,搭建非遺影像交流互鑒的紐帶和橋梁,促進非遺系統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活動開展以來,吸引了眾多非遺影像從業者和愛好者的關注,得到了眾多媒體的報道和宣傳,許多行業領導和專家學者也前往打卡。經過全國征集和專家評選,大量情感充沛、打動人心的非遺影像作品脫穎而出,記錄反映了新時代中國非遺的創新實踐,薈萃光影照亮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互鑒之橋。
活動自2023年6月10日起對外征片啟動到9月10日截止,共收到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部分高校、非遺保護中心、影視公司和主流媒體等單位和個人參送的作品計322部,其中不乏已在國內外獲得多個大獎的非遺影像作品前來參展。
45部入圍影片獻禮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分別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和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分別公開展映。本次頒獎典禮上,六個分論壇展映負責人分享了觀影和討論情況。他們普遍認為,通過多形式、多樣態、多文化的非遺影像作品的匯集與展映,精進創作
頒獎儀式前,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原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剛,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鄭茜,廣西民族志電影與非遺影像策展人麥西,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副主任孫健等行業實踐者與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靖江,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君健,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錦以及四川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廣宇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學者一道,圍繞“非遺影像二十年”的主題,從不同維度詮釋了當代中國非遺影像的強勁生命力和創新實踐。
在首屆“錦華獎”非遺影像作品推優展映頒獎大會上,《白蛇傳?情》《罵社火》《活著唱著》《浮世一聲》《犁春?!贰洞松粦颉贰队袘颉贰赌蹬撩芘?李扎倮》等八部作品最終摘得最佳紀錄長片獎、最佳劇情長片獎、最佳紀錄短片獎、最佳學生作品獎、最佳非遺傳承人口述獎、最佳傳播獎的桂冠。
頒獎儀式后,四川人文影像研究院的成立給非遺影像發展帶來了更多期待。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非遺影像記錄與傳播專委會主任羅思教授表示,川影發揮自身一流影視學科專業集群優勢,依托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非遺影像記錄與傳播專委會資源,成立四川人文影像研究院。她強調,四川人文影像研究院將圍繞非遺影像、戶外影像、數字影像等主要研究方向,推動資源整合、學科融合、滲透和交叉,匯聚人才,實現一批科研成果、影視作品、文旅項目落地,打造學校學科建設發展中一個新的高起點、高規格的研究高地與平臺,賦能非遺傳承保護與創作發展。
據悉,本次大會由中國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四川師范大學藝術研究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主辦,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協辦,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民族影視與非遺影像專委會、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非遺影像記錄與傳播專委會作為學術支持單位參與整個活動的全程。
https://mp.weixin.qq.com/s/WJ_Z6LWGtpOsUHHDGNiz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