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22屆環境設計系畢業展--室內篇
前言
光陰如梭,時光荏苒
這四年一晃而過
回首
往日種種歷歷在目
從辦公大樓到馬爾代夫,從自習室到圖書館
你的身影遍布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今年,又至五月
陽光灑在天籟湖上泛起微光
曾經的奮斗和努力,如今全都展現在這里
室內設計作品欣賞
“很生活”民宿空間設計
|作者:李慧
|指導老師;張林
隨著現代化加速發展,適宜康養的鄉村生活環境逐漸被大眾所期待,“很生活”民宿設計課題圍繞人與自然的關系為出發點進行民宿設計。為保留民宿質樸、原生態、恬靜悠閑的自然氛圍,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生態理念,以三圣花鄉——花木之鄉為設計靈感,挖掘當地的風土人情、特色文化產物,讓游客在民宿中也能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和特別感,讓游客能夠在民宿中感受自然棲居的神奇治愈力。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國風動漫游戲室內虛擬現實場景概念設計
|作者:薛瑾
|指導老師:王裴
此次設計的主題為國風動漫游戲的室內場景設計,選定《秦時明月》為設計背景,結合動漫中原有的場景特征與歷史背景,設計了一個游戲中的“新手村”—千機園,即玩家剛進入游戲時準備階段的場景,通過“新手村”后才可進入主世界正常游戲。千機園主要建筑功能分為任務領取點、治療點、材料加工區、解謎系統四個部分,建筑群圍繞著一顆生命樹而建,整個建筑群形狀運用了秦時明月中陰陽家的八卦圖呈八邊形狀。游戲場景結合了環藝中的人體工程學與古代建筑營造制式的知識,在虛擬現實技術的加持下,不僅可以做到娛樂功能,還可以讓玩家更真實的觀賞到場景中的風景和建筑,可以做到科普和宣傳效果,除了游戲中的夸張成分之外,建筑和室內家具等都是盡量按照秦漢時期的風格去建設的,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輸出,可以人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中國歷史,可以提升小孩子對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等方面知識的興趣。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傘間·映光—傳統手工傘展示空間設計
|作者:樊曉致
|指導老師:周勇
“傘間·映光”中主要以燈與傘的之間的結合做為特色,主要表示空間中“物與光”相互交融的光影效果,仿佛使人們置身于陽光照耀下的油紙傘中的意境和獨特魅力之中,也體現社會對傳統手工技藝的繼承與發展的美好愿望和憧憬,能夠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夠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本次設計將油紙傘的文化特色融入展示空間之中,打造出游客對于油紙傘的認識為目的的手工傘展示空間,也考慮游客觀賞的需要,滿足游客的良好體驗。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商業會展空間設計-----京燕
|作者:賈濰璘
|指導老師:王裴
此次設計課題為“商業會展空間設計”,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經濟高速發展,不斷有新興城市崛起。人們不在僅限于物質上的充裕,而開始進一步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這促使城市建設新的展館,商業展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谂d趣使然將會展設計主題定在了老北京非遺文化的范圍內作為設計方向。北京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張金名片,作為首都承擔著行政功能,同時也是具有厚重歷史底蘊的文化古城。北京的非遺,民俗活動多不勝數,有許多非遺手藝鮮為人知卻又十分有趣,由衷的希望它們能傳承下去。設計的初衷是傳承與保護,非遺本就是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產生形成的,只有宣傳非遺,讓大眾了解非遺,使其回歸到生活中“活”起來才能更好的傳承下來。設計主元素使用“沙燕風箏”為代表,燕代表著春天來了,春暖花開,吉祥,美好的象征。沙燕風箏又稱“京燕風箏”這也是此次主題名字的由來。
會展用材簡單,搭建便捷,具有可復制性,可移動性場地,可以套用任何不同城市的場地來宣傳非遺文化。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山澗禾塢——農家飯莊環境設計
|作者:張依琳
|指導老師:馮振平
九百多年前,北宋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貶官前來戎州,因思念好友蘇東坡心切,黃庭堅踏遍思坡鄉山水,終尋得一洞天福地,來匹配蘇大學士的超凡脫俗。這里有飛瀑碧潭,暮鼓晨鐘……,是黃庭堅心中理想的會詩之地,“會詩溝”因此得名。本課題“山澗禾塢”,讓游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體驗,打造一個可以與知己“把酒賦詩”,“以詩會友”的特色農家樂。
農家樂是以傳播農業生產、展現農村淳樸生活為核心。是讓那些長期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生活的人們得到一種放松。在進行設計時,農家樂的設計要與當地環境融合,凸顯自然。農家樂也是一個地域文化展示的窗口,能夠讓游客體驗到不同于自身地域文化的新鮮感。因此,農家樂設計和規劃必須充分挖掘和凸顯當地的文化元素,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右滑查看更多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數字化情緒體驗沉浸式空間設計
|作者:張怡
|指導老師:曾筱
本次設計針對負能量人群逐漸低齡化,且基數不斷擴張現象,作出以反向治愈為主的數字化沉浸式情緒體驗空間設計。
作為市場來說,情緒的產業如雨后春筍般產生與發展,例如發泄室、失眠室、冥想室等不等同于傳統專業的醫療場所,在治愈著絕大多數人。
數字化情緒體驗沉浸式空間設計內容在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深度還原治愈過程,以高級的審美使人產生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實現負向正的積極轉變。挖掘不同年齡階段的壓力以及釋放空間,通過新穎的角度達到理解與反思的目的。積極探討情緒與空間的話題,不斷豐富空間職能,挖掘創作者、觀眾、以及作品之間的新型關系,使視覺體驗效果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天峨鎮陶藝工作坊
|作者:周千
|指導老師:馮振平
“天峨鎮陶藝工作坊”是一個將制陶和家居結合在一起的室內空間。在制陶空間的設計上與木作結合,追求陳設簡潔整齊,打破傳統工作坊的凌亂氛圍。大量留白的墻面和玻璃窗相搭配,形成一個舒適明亮,視線開闊,流線順暢的空間。在局部的軟裝設計上提取陶器形態和色彩,來進行一些空間點綴。二層的居住空間則與之呼應,結合木作,將彩陶的花紋、形態融入到墻體和家具當中,同時大面積的玻璃窗和陽臺,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結合室外植被,營造出通透靜謐感。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荷塘人家”農家樂餐飲環境設計
|作者:劉迎輝
|指導老師:馮振平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為了讓人們在閑暇時體驗鄉村農家生活,感受特色的自然環境,提供了一個集生態、自然、休閑、餐飲于一體的空間,使久居都市的人們在這里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和愉悅。本案依據周邊荷塘景色而展開的農家樂餐飲環境,清澈的河水、天然的樹林增添了特色鮮明的自然元素,以回歸自然為主題,打造一個具有傳統特色的農家樂餐廳,感受自然與傳統的碰撞。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自貢市榮邊鎮尖山村網紅酒店空間設計
|作者:梁星雨
|指導老師:舒悅
以鄉村振興為切入點的網紅酒店空間設計。結合四川省自貢市尖山村尖山風景區周邊人群而進行的市場分析定位。室內主題以自貢市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三絕、小三絕”為切入點,將這些元素運用到室內軟裝當中,打造一個具有當地民俗風情的空間設計,景觀方面借用了周邊尖山風景區的造型,在前院打造了一個小型的微景觀,中庭則是休閑娛樂的區域,也融合了周邊美食燒烤等做了一個篝火下沉空間,整個名宿設計其最終目的在于結合周邊鄉村景色,帶動周邊經濟發展,追隨國家政策,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鄉村圖書館設計
|作者:陳思佳
|指導老師:王裴
鄉村圖書館的功能的不僅只是文化傳播,更是將村人聯系起來的人與人的交流中心。圖書館在鄉村不僅只需要有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是需要多元化的,代表的是一個地方的靈魂,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此設計在圖書館的基本閱讀功能中對商業銷售功能進行了融入,將地方特產茶以及娛樂項目加入其中,是一個集文化傳播、交流、娛樂為一體的多元化中心。
此設計強調“原始主義”,充分體現了自然材質的本色,構造出一個自然向室內延伸的自然化空間。大面積的玻璃窗很大程度的利用日光的照明,將日光作為光源的主要來源,在功能空間上對鄉村圖書館安排了茶飲區作為商業銷售模塊,在閱讀區上將兒童區作為一個獨立分區,結合孩童天性上的愛探索,將閱讀與趣味項目進行結合,在情感上將空間流線做了不斷的交叉,增強人與建筑的互動性,滿足兒童、居民、游客的不同服務需求,同時在閱讀區做了更具有隱私性的閱讀空間,滿足不同的心理需求。顏色上的呈現主要以建筑材料本身的顏色決定,整體呈暖灰色調。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綠卿”鄉村民宿室內設計
|作者:易鐘桃
|指導老師:魏允迪
“綠卿”的設計構想是在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范村中的一座民宿,本設計充分挖掘和突出竹文化元素,在過程中利用鄉村竹文化元素來構造建筑空間設計,推進當地鄉村振興。方案的主題是依靠設計元素來表現,設計元素提取是確立整體空間主題性的起點。提取設計元素應當根據當地的地域特色,將這些特色元素進行抽象細化, 形成空間中具有符號意義標志。通過“竹”材不同的肌理質感來表達,或竹條、或竹片、或竹皮形成的竹編,經過異形化、曲線化、幾何化讓竹編在空間設計中自然過渡,演變為空間形態、吊頂、墻面裝飾、家具等。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與江?別址-李莊古鎮民宿空間設計
|作者:李婭
|指導老師:張雪
課題名為“與江?別址” ,意為于悠悠長江旁,擇一別址,居止而歇。試想于浩蕩的長江邊,坐落在萬里長江第一古鎮,尋一角落,賞江景落日,聽船艇轟鳴,嗅悠揚白酒香,好不快意樂哉。這既是對向往生活的寫照,也是對當地特色民宿設計的一種祈愿,希望使用者能在這樣的民宿中返璞歸真,回歸本心,回歸放松的自然。希望在體驗李莊古鎮本地的民俗風情的同時,讓游客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讓他們在新奇的體驗中對這樣的民宿設計感到滿意與欣喜。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文廟村“禾下書屋”
|作者:顏悅苗
|指導老師:馮振平
文廟村“禾下書屋”是置于田園間的一座書吧,設計充分考慮和應用田園鄉村元素,來顯示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做到因地制宜。在設計創作的過程中創新,融入選址地的禾本科植物來構建建筑空間的內部設計,打造一個具有田園氣息的室內空間,帶領人們親近自然、回歸自然。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美麗鄉村度假民宿室內設計
|作者:劉曉鈺
|指導老師:魏允迪
美麗鄉村度假民宿室內設計的設計構想是去故納新,既保留美麗鄉村建筑的古樸特色又為其融入更符合當代人修養度假的元素,設計規劃充分挖掘和突出古鎮的文化元素。以保留并凸顯本土元素為前提,在過程中創新增色。充分利用當地的竹、木元素來構造建筑空間設計。設計方案主要以當地的佛教、禪與自然為主題,將傳統民居、傳統文化與鄉土自然特色進行融合,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將設計往新中式風格發展,保留鄉村古建筑原有特色的同時拓寬受眾面。美麗鄉村度假民宿室內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喚起本地居民對家鄉文化的熱愛,同時也讓更多的旅客感受到當地美麗鄉村文化的魅力,使鄉村建筑重新煥發活力與生機。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蔚藍·卡地亞”住宅樣板房室內環境設計
|作者:唐玉婷
|指導老師:張林
本方案以現代輕奢為主,取高端商務為主線,秉承以人為本的宗旨,描繪一幅溫馨的家卷。設計充分結合所處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性,營造清新自然的居住環境,樣板房裝飾采用中性色調,高端、穩重、慷慨大氣卻不失品味,功能性的設計、簡潔的流線感、色彩的完美搭配,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此外,利用軟裝元素變換居住空間,營造溫馨氛圍,與現代硬裝相結合凸顯形式美感。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茶山問野”鄉村民宿室內設計
|作者:周學梅
|指導老師:張雪
隨著城市生活壓力的增加,假日旅游已經成為現代人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也是探索世界和發現自我的絕佳機會。打造這個以茶為背景的假日居所,旨在幫助人們在旅程中實現一種身心的完全放松與休閑,探尋旅行的真正意義,讓體驗內心的平靜成為一種新的享受。
“茶山問野”意指去到茶山、回歸鄉野中,去尋找喧鬧生活中所缺失的美好,去尋找更好的自我。連接人與鄉土,呈現本真,體現的是一種悠然自得的簡單舒適生活。設計要圍繞個性、自然、現代三大原則。在設計中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盡量做到與當地人文、物質等文化相聯系,展現當地的文化風情。設計和施工需采用貼近大自然的各種裝飾材料,如原木、石材、竹子、棉麻等,內外營造出一種自然清新之感,令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民宿中心靈得以放松和凈化。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造藍創物——苗族蠟染文化體驗空間設計
|作者:王李靈
|指導老師:周勇
本方案以互動體驗為空間設計理念,希望打造集學習、體驗、參與為一體,以人為本,重視人與文化之間的互動的文化體驗空間。給大眾呈現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形式,吸引更多的大眾去了解、傳承、推廣傳統手工技藝文化,也能讓大眾通過體驗空間多元化的展示更直觀地感受手工技藝文化的內涵和歷史價值。運用多種不同的手法對其進行設計,結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設計出形式多樣、功能豐富、布局合理、特點突出、風格準確的傳統技藝學習體驗和展示的空間平臺。體驗空間主要為提升用戶的體驗感,為用戶詳細展示傳統手工技藝的工藝流程。結合古城中古香古色的建筑特點,采用中式庭院將空間布局分為一個個區域以及回字形的交通流線來展示不同的制作工藝。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展示空間數字化改造
——以西蜀鳥籠博物館為例
|作者:管晨煬
|指導老師:魏允迪
對西蜀鳥籠博物館的改造是以鳥籠文化為樣本的一次思考,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探索。這次改造討論的是現代數字技術對傳統技藝發展的助力。用現代的思維去理解重構鳥籠技藝,擴大受眾助力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鳥籠文化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受眾小和難出圈,如何讓鳥籠藝術品化和鳥籠文化旅游化是這次造針對的主要問題。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布白計劃
——文井綜合市場室內環境改造設計
|作者:敬欣
|指導老師:周勇
市場室內環境改造設計主題為“布白計劃”,“布白”即字的點畫間架、布局和行間留白,是借用書法中“布白”的手法,對農貿市場進行安排和布局。
設計思路源于中國書法文化,汲取書法漢字中飄逸靈動之感,成就本案的建筑改造、平面布局以及立面和室內環境設計等。本著打造一座舒適、優美的社交購物空間及城市“市井”文化的新地標的愿景,建筑改造的主要材料用“青瓦+玻璃”,“傳統+現代”的設計手法, 打破人們對傳統農貿綜合市場的固有印象,來傳遞與延續傳統文化。形成一個全新的標志性的鄉鎮農貿綜合市場。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紅格”酒店大堂室內設計
|作者:羅雨露
|指導老師:魏允迪
此次設計主要為新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一是中國傳統風格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二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進行了有機的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去營造傳統韻味。因此需結合地域特色,提煉文化元素,結合到大堂空間設計中。
酒店大堂設計的質量決定了客人對酒店的第一印象。酒店大堂的設計應結合酒店建筑外觀風格、當地文化魅力、自然景觀、接待人群以及與其他功能分區風格,不僅是一個獨立的單元。并且,由于各個地方地理位置不同,當地風俗習慣與文化的不同,所傳遞的文化交流也截然不同,應更注重文化對人們感官或精神的影響,傳播優良傳統文化。
右滑查看更多
掃碼觀看VR視頻
部分展廳照片
室內設計篇就介紹到這里了
未來路漫漫
往后余生還有很多個四年
春來秋去
無論這路平坦或是曲折
相信你如何也不會忘記
這個五月,這個展
有你凝聚所有的成果
https://mp.weixin.qq.com/s/BdqRyI6Xdzaw8jycCZNQ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