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評結果出爐!|“生命花園”——“北林-南森”國際花園設計建造大賽(全國大學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
“北林-南森”國際花園設計建造大賽(全國大學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是豐臺區花園城市建設重要內容之一(以下簡稱花園設計建造競賽),本屆競賽的主題定為“生命花園”。
2025年4月26日下午,25個入圍團隊通過精美的多媒體視頻展現各組作品的設計構思,以動態模型展示設計理念和模擬搭建過程,在逼真的渲染場景中展現最終呈現的效果,為評委和觀眾帶來沉浸式視聽體驗。經評委投票后擇優選出排名前10的團隊,將于2025年9月下旬赴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現場建造。
競賽終評會全程直播,觀眾在線觀看答辯并發起熱烈討論,截至發稿,直播間熱度及訪問量突破2.2萬,點贊突破6000次,激發公眾對大學生親自參與設計與搭建過程的關注,期待富有創意活力的“生命花園”在金秋九月落地綻放,成為促進自然與城市花漾融合的橋梁。
01
競賽征集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
HOSTS AND ORGANIZERS
指導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國際竹藤組織
主辦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豐臺區政府
承辦單位:
豐臺區園林綠化局、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北京《風景園林》雜志社有限公司
02
線上終評會
ONLINE FINAL REVIEW
全體人員合影
本次終評會特別邀請到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賈建中副理事長和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李雄教授致辭,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風景園林》雜志副主編趙晶教授主持。
致辭嘉賓賈建中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賈建中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致力于繼承發揚祖國優秀的風景園林傳統,促進學科專業和行業的創新發展。學會作為國際花園設計建造大賽的指導單位,對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競賽的組織實施,繼承風景園林工匠精神,發揚勇于創新的專業態度。借助競賽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培養公眾的園林審美,促使公眾關注熱愛園林文化,弘揚美麗宜居的綠色生活新風尚。最后,賈建中副理事長表達了對今年10個“生命花園”落地建成的期許,并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市民百姓共建園林、共享風景。
致辭嘉賓李雄
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李雄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賽是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國際竹藤組織的長期指導、關心與支持下,北京林業大學與豐臺區政府、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戰略合作的創新成果,也是我國風景園林高等教育實踐育人的新探索與新嘗試。通過本次競賽不僅將展現園林學子出色的設計能力和動手建造水平,也將通過把有生命的花園建設融入首都花園城市場景,創造性地闡釋花園城市可持續、高質量的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具有鮮明豐臺特色、首都風范和國際水準的花園城市青年創新樣本。最后,李雄教授對組織單位表達了感謝并預祝終評會圓滿舉辦。
評委點評
王向榮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5個方案都非常具有創意,也有想象力,同學們通過強有力的表現手段,用視頻的方式把各自的設計方案充分展示。每個人對花園的理解各不相同,花園應該是一個整體,不僅有構筑物,也需要跟周邊的環境以及植物營造相呼應,設計方案中構筑物的建構體系需要簡潔清晰、邏輯準確,充分發揮材料特征,其次是考慮為花園保留神秘性,設計出讓人有興趣去探索的空間。最后,花園在開放過程中需要考慮安全性,所以對材料的選用、對結構的處理和對安全隱患的排查都很重要,很多作品也達到了這樣的成果。
劉可為
國際竹藤組織全球竹建筑項目協調員、全球竹建筑專家組協調員,國際標準化組織木結構技術委員會竹結構工作組召集人
第一,同學們在對“生命花園”這個主題的處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品以各種方式“動”起來,例如模擬星體轉動或風的流轉,引入對特殊群體或動物的關注等,在方案設計上充分發揮想象,作品非常鮮活靈動且充滿人文關懷;第二,今年的作品從材料的選用上更加豐富,體現材料特性,打造更加富有創意的花園;第三,我的感受就是大家在視頻答辯上做的越來越好,也祝大家取得理想成績。
成玉寧
東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設計大師,江蘇省城鄉與景觀數字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
首先,年輕的一代設計師們思維非?;钴S,對生活、對自然、對身邊的事觀察非常細膩。我想分享我所理解的優秀的設計是立意與形態之間耦合成有機的整體,好的設計是綜合了好的立意、出色的形態、生態的協同和技術的保障。有的團隊制作了1:1或1:5的模型輔助解釋了結構與構造的科學性,對設計的合理性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推敲,這無疑是補充了風景園林專業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的短板。除此之外,花園的可實施性不僅限于花園本身的可建造性,還包括建造成功后的可持續性,看到有些作品因為過多考慮形態,與裝置結合的種植槽有可能影響到植物的正常生長環境,建議同學在今后的設計中能真正把握設計的本質,實現形態、生態和立意之間的融合。
李存東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風景園林總設計師,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園林景觀分會理事長
本次競賽同學們在設計中表達了對人、對植物、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命的思考與敬畏,非常貼合主題,充滿正能量。同時表現方式也很豐富,對動畫、模型、實體搭建的表達很充分,大家對構造節點和材料使用也全方位進行了展示,我相信實際搭建過程也會很順利。從評審角度出發,建議同學們更多地考慮作品的創意和呈現出來的形式是否契合,希望更加精準地表達主題,對冗余的內容進行精簡和提煉,呈現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也建議要充分考慮構筑物與植物環境的關系,體現花園設計的綜合效果。
杜春蘭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參加過多屆花園設計建造大賽終評,首先我認為各個團隊的方案設計和整個展示的過程越來越完整,從構思到模型的推敲,到節點構造的闡釋和植物的配置,說明大家對問題思考從局部到整體,有了階段性的提升。第二個讓我感受很深的是對現實生活的回應,將現實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建造花園去達到理想的境界,體現現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第三個就是大家更注重花園的互動性,包括跟人、跟構筑物和植物的互動。第四個是學生對構造的關注也逐漸加強,希望同學們未來也可以全方位地關注建筑到植物的整體性,使作品更加具備說服力。
林巧玲
北京花鄉花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正高級工程師
第一次參加這個競賽的終評會,對視頻匯報這種三維的視聽展示方式深有感觸,這次25個作品都十分具有表現力,我們選點在南森濕地公園也是希望體現人與自然,體現生物多樣性,這次很多作品也融入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內容。目前我們在花園城市建設過程中大家更加關注人的本身的體驗就是共建、共治、共享,特別是共享就是指人的參與性,很多作品融入特色創意互動方式,也是我很期待的。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考慮花園的可持續性,包括維護養護等內容,所以后續可以對方案繼續進一步優化。
鄭曦
?。ㄔu委會主席)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風景園林》主編
今年已經是競賽的第八年,在材料的規定上我們不再限定在某一種材料,給學生們提供更加廣闊的對材料研究和利用的空間。今年選址在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這個北京南部重要的綠肺,我們希望把精彩的花園嵌入其中。同學們的方案展現了非常多新的思考、新的設計理念以及多樣化的材料運用方式,把人與自然與材料的關系投射到各自的方案中。在整個競賽的過程中也體現了工匠精神,很多團隊都制作了模型去研究他的建構過程,最終進入實地搭建階段的小組我希望也能繼續深入研究如何在這樣一個廣袤的生態森林和濕地的本底之上,把花園建造得更加精致,讓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去互動體驗。
章明
長江學者,同濟大學長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主任,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景觀)
今年的主題叫生命花園,圍繞這個主題,各團隊展示了生命的美好和生命力的旺盛,融入了各自的深層次的思考,這是非常好的一點。今年的競賽我看到也有建筑、規劃專業的學生參與,對建構和形態的關注更加到位,但是在植物與構筑物的關系上又稍欠缺了一些,如果二者的融合可以做的更好的話,就更體現風景園林的本身的優勢與價值?;有砸彩谴蠹以絹碓疥P注的,強調了花園的場景感,互動本身帶來體驗,人與自然的互動帶來情感的交流,使用這個花園的人就會與花園形成共鳴,這在這一屆中表現很充分。
終評會回放地址:
?。ɑ胤庞行谥?025年5月10日)
03
終評結果
THE RESULTS OF THE FINAL REVIEW
建造作品(前10名)
S020《南風知意》
S033《浮光穹廬》
S035《巡圃》
S138《嵐樞天衍》
S142《間隙》
S186《氣候盒子》
S235《天河引》
S263《菌生之境》
S302《裂隙之光—破土而出》
S321《彩練浮云》
前11-25名作品
S001《疊》
S040《搖·瀾》
S046《耕織之間》
S054《云隱青巒》
S078《樹的呼吸》
S084《一根枯木》
S117《“苔”起頭,花就開了》
S124《似曾相識燕歸來》
S141《蜉羽·巢穹》
S144《竹憩·生息》
S152《ROLLING ROOT》
S208《搖鳶成林》
S220《燕云棲夢》
S339《“與此同時”花園》
S345《尋跡》
建造作品展示
?。ü?0組)
?。ò醋蕴柵判颍?/span>
S020《南風知意》
S033《浮光穹廬》
S035《巡圃》
S138《嵐樞天衍》
S142《間隙》
S186《氣候盒子》
S235《天河引》
S263《菌生之境》
S302《裂隙之光—破土而出》
S321《彩練浮云》
第11-25名作品展示
?。ò醋蕴柵判颍?/span>
S001《疊》
S040《搖·瀾》
S046《耕織之間》
S054《云隱青巒》
S078《樹的呼吸》
S084《一根枯木》
S117《“苔”起頭,花就開了》
S124《似曾相識燕歸來》
S141《蜉羽·巢穹》
S144《竹憩·生息》
S152《ROLLING ROOT》
S208《搖鳶成林》
S220《燕云棲夢》
S339《“與此同時”花園》
S345《尋跡》
組委會將陸續發布各團隊作品的詳細解讀
敬請持續關注!
04
競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電話:010-62337675
郵箱:contest lalavision.com
“北林-南森”國際花園設計建造大賽
?。ㄈ珖髮W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組委會
2025年4月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BFU-Nansen"International Gard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National Students Gard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
Apr.2025
作品展示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LYzbk9K_Vf2u-Nxz6w1f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