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大賽征集結束
共襄國際設計大賽助力版權事業發展
“絲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大賽征集結束,233件作品入圍
歷時一個多月的作品征集與數日的評委初評后,由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執委會、江西省版權局主辦,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景德鎮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景德鎮市版權協會、中國藝術名校創聯基地協辦的“絲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大賽初評結果正式揭曉。海內外藝術家踴躍參與,用作品講述璀璨的絲路文明,立體展示中阿友好邦交文明成果。
大賽自官宣以來,經過線上線下的多城市、多語言推介,征集到大量優秀原創藝術、設計作品,受到十數所工藝美術院校、全國主要手工藝城市的關注,得到眾多設計師、藝術家、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作品涵蓋陶瓷、玻璃、漆藝、木藝、布藝等多種工藝類目,非遺、大師組,青年創客組,跨界設計組等參加人數超過600人,收集作品958件(實物作品810,數字類作品148)。
據了解,經過十數名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評審小組對參賽作品進行嚴格評審,最終233件作品脫穎而出,入圍終評。
踴躍報名共襄國際藝術盛會
“我們每天都能接到幾十個電話和郵箱咨詢,投稿最后一天還收到了很多作品?!睋筚愴椖拷M工作人員介紹,投稿來自全國各地,外國藝術家也積極參與,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對景德鎮舉辦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大賽的熱切期盼。
大賽顧問,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呂金泉
大賽顧問,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呂金泉說:“本次大賽得到了全國各地藝術家,乃至世界各國藝術家的大力支持,大家的參與熱情很高,短短時間內,征集到了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從送展作品來看,藝術家們都能關注時代和生活,都善于從中國和阿拉伯的歷史與文化中尋找創作元素和題材,呈現出充滿創意活力的面貌。而且作品涉及的類別廣,有陶瓷雕塑,有現代陶藝、有生活器皿,還有油畫、國畫、布藝和綜合材料,有數字類作品,說明很多藝術家都從各自的研究角度出發去思考當下的藝術與生活與時代的關系。從初選的結果來看,這些作品都達到了主辦方的要求?!?/span>
據了解,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阿拉伯國家的藝術家,以及來自韓國、美國、西班牙、日本、法國等國家的二十余位藝術家參賽?!把缶捌遍_彌、馬特和麥迪、吳承澈等藝術家精心準備作品參與本次大賽。開彌說:在景德鎮生活了六年,親眼目睹了她的變化,疫情期間,還能在景德鎮看到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感到很開心,期待在展覽期間認識更多人。
“景漂”藝術家晏加非和王登同樣表示了這樣的熱忱。晏加非認為景德鎮能舉辦這樣的活動,既能普及陶瓷文化,又能提升城市軟實力,對廣大陶瓷從業者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開闊眼界,相互學習的好機會。
也門雕塑藝術家那茲NAZ
遠在南京的也門雕塑家多茲通過互聯網得知大賽消息,精心準備了兩件作品參賽。并且在8月31日專場將作品送達景德鎮。他說:阿拉伯的歷史文化和中國一樣源遠流長,兩國自古以來就是友好國家,展覽開幕的當天他還會來到景德鎮,與朋友們切磋交流,助力中阿兩國的文化交流。
活動承辦方景德鎮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進一步深化中外藝術家的交流,還聯合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組織了一場名為【在中國和故鄉之間】——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絲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大賽國際交流會,中外藝術家濟濟一堂,就“藝術的多樣性”、“藝術的對比和研究”及“藝術原創的版權重要性”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而又深入的探討。
分享交流會后合影
外國藝術家們紛紛表示,希望景德鎮多舉辦這樣的交流對話活動,唯有溝通才能增進了解,才能激發思維。景德鎮是陶藝家創作的樂土,他們愿意生活在此,更愿意以瓷為媒,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期待景德鎮能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平臺,多舉辦國際性的藝術展覽,讓世界看到景德鎮,看到中國的美好。
產瓷區助力突破地域邊界
為了號召更多的陶藝界、設計界及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參與,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大賽項目組在作品征集期間派遣工作人員分別奔赴湖南醴陵、浙江龍泉、廣東佛山等地,與當地陶瓷行業協會、藝術機構、高等藝術院校及陶瓷工業園區等取得聯系,向各大產瓷區推介大賽,工作人員的努力也得到了積極回應。
項目組拜訪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袁述凡(中)
原醴陵市政協主席、醴陵市陶瓷產業發展組長江曙明,湖南省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海濤等人,“毛瓷”主要設計師、中國歷史博物館陶瓷藝術首席設計師、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79歲高齡的袁述凡,本土藝術家、常駐醴陵的外來陶藝家等都對大賽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展現湖南醴陵陶瓷力量、與國內產瓷區攜手再創中國瓷業輝煌的良好契機。
在龍泉,工作人員拜訪了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局、龍泉青瓷行業協會,走訪非遺傳承人、大師、青年藝術家的工作室,向他們分別介紹了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絲路瓷源和光接物”國家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展,及其“以賽促展”的操作思路。
項目組前往龍泉拜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
工作人員的介紹得到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的熱情歡迎。徐朝興大師表示,阿拉伯世界是龍泉青瓷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和中國文化的交流比較廣泛,也比較深,因此,對大賽和大展十分期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盧偉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人大代表王武,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徐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竺娜亞,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非遺傳承人、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李震及數十位青年藝術家紛紛預祝大賽取得圓滿成果并表示將選送自己的代表作參賽、參展。
佛山市石灣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先錦在這次大賽對接中給出了大力支持,他向項目組介紹了佛山陶瓷藝術的現狀,對整個活動的版塊給出了建設性建議,并且推介了許多石灣公仔創意設計工作室參加活動;東方印象藝術館館長譚浩深在得知大賽和展覽時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和他的藝術館在十數年間與景德鎮有著密切的交流,非常樂于參與藝術活動。在他和協會的推動下,邀集了十數位中青年藝術家參加大賽,并邀請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鐘汝榮參加展覽。
版權加持展現原創魅力
本次大賽首次增加版權同步登記服務,這是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深入推動版權服務,推進陶瓷產業落實創新發展、提升陶瓷原創版權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舉措。
呂金泉教授認為,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景德鎮舉辦,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中阿兩國都是文明古國,自古兩國就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上陶瓷就是兩國交流的見證,我們藉由陶瓷這一載體,實現了文化的互通。今天,在我們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之際,舉辦這樣的活動,對打造文化交流新平臺、促進中阿友誼、經貿交流和文化推動具有深遠的影響。景德鎮再次擔中阿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使者,對景德鎮人民來說是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江西省版權局和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在大賽中首次增設版權同步登記服務,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景德鎮作為具有悠久陶瓷文化歷史的城市,傳承與創新是其發展的內核,只有版權得到了重視和保護,才能更好地推動陶瓷的創新發展。
大賽評委,全國人大代表、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婧婧
大賽評委、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婧婧表示,大賽增加版權同步登記服務,對陶瓷行業、陶瓷從業者和在校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很好的普及版權保護意識的機會。通過本次大賽,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客戶看見陶瓷的原創設計,看到對版權的重視,只有全社會重視版權,尊重原創,中國陶瓷的未來會更加輝煌。
美國藝術家馬特認為,景德鎮加大版權保護,對藝術家和城市都是一件很有必要很有意義的事情。景德鎮陶瓷大學教師歐陽霖欣表示,藝術家設計一件原創作品非常難,只有原創得到保護,大家才有熱情投入創新。如今,政府重視、媒體宣傳力度加大,陶瓷從業者的版權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相信陶瓷藝術的明天會更好。
景德鎮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總經理邢焱告訴記者,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是縱深推進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全國首家面向特定行業的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的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會全力為陶瓷創意撐起版權“保護傘”。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已于8月28日舉行中心上線運營啟動活動,面向藝術家、設計師等推出了開通版權拍賣業務的微信公眾號程序、版權商城以及數字文創平臺業務。
據悉,大賽征集類別分為實物和數字兩大類,實物包含器皿(包括茶道、香道、花道用器,餐具、酒具、文房用品等生活用器)、雕塑、繪畫、裝置等,以及紡織布藝作品;數字為影像類作品和數字化虛擬藝術/設計作品。與此同時,景德鎮國家版權交易中心正著手對參賽作品提供免費版權登記服務,將所有參賽作品納入到版權交易中心數據庫中。已登記的版權作品除自動進入交易中心版權確權保護監測系統外,還享有優先進入交易中心平臺進行交易的權益。營造一個良好的參賽環境,還提供了更好的陶瓷版權產業發展機會。
下階段將經過專家評審團終評、布展等環節,最終評選出金獎1名,銀獎3名,銅獎10名,優秀獎100名和組織獎10名。終評結果將在9月9日公布。
另外,活動暫擬于9月底在昌南里舉行頒獎儀式和展覽開幕式。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pFll2s2L5mddTQpc16bE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