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季——工藝美術類
漆陶器
01
華東師范大學
作者:顧熙芃
指導老師:張曉凌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漆藝類
《漆陶器》系列是有關于這一命題的初次嘗試,立足從傳統金繕工藝中學習經驗,從中發現二者結合所可能呈現的純碎藝術性的一面。創作過程中通過刻意地破壞器皿的完整性,隨后用漆彌補,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完整個體。另一方面,陶器本身刻意規避精致的外形與光滑絢麗的釉料,亦是想將材料放置于最原始,基礎的情形下的前提條件。
未來先鋒
02
華東師范大學
作者:白冰冰
指導老師:馬俊營
工藝美術門類:漆藝類
以現代機器為靈感來源做出塊面分割的未來工業先鋒的形象。
家
03
上海理工大學
作者:郭旭焜
指導老師:董鵬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類
人人都應該有個家,海洋生物也不例外,請愛護他們。
逐云
04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作者:曹文馨
指導老師:姚嵐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類
以兔子為靈感,將東方生肖兔的靈動與西方咖啡器具的結合。
蝶源·陽波
05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作者:李紹興
指導老師:季成蹊
工藝美術門類:首飾類
靈感源于黔東南苗族"蝴蝶媽媽"神話,將蝴蝶圖騰凝練為生命符號。提取舞陽河水波曲線勾勒輪廓,以非遺花絲工藝編織蝶翼紋樣,銀絲層疊構成苗族傳統肌理。通過鏤空結構與光影層次,在流動形態中平衡圖騰信仰與現代美感,用銀飾語言重構民族文化記憶,使古老傳說在立體空間中煥發新生。
凱旋
06
上海建橋學院
作者:魯佳
指導老師:溫廣珍
工藝美術門類:珠寶首飾類
以皮影戲劇《楊家將》故事情節為靈感,珠寶首飾套件設計說明。主體為圓形項圈造型,金屬部分的材質為黃銅鍍金,在項鏈中間的部分是將士騎馬的造型,將其皮影形象進行簡化,作為主要圖案,人物整體英姿颯爽,展現出勝利歸來的豪邁氣勢。項鏈兩側的山,樹,云營造出自然背景,而房子和門則代表家的溫暖與歸屬。皮影片獨特的半透明質感,和天然牛皮的紋理,產生獨特的光影效果。在戒指的設計中運用了和項鏈同樣的設計元素,在線條造型上更加簡潔,在戒指的設計中加入了可以旋轉的結構,通過旋轉可以看到不同的畫面,在戒指上面增加了可以開合的結構,可以放入皮影片。在戒指上方蓋子的部分加入了燈的設計,通過燈可以映射出不同的圖案和光影效果。
重遠
07
上海大學
作者:鐘鈺安
指導老師:陳立平、李智敏
工藝美術門類:雕塑類
塑造了一個以自身形象出發的青年樣子的木雕,且取名叫重遠(也取自作者姓名的諧音),不僅表達作者自己要在雕塑上多下重功夫且要走的長遠,也表達了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新青年任重而道遠。
潤生
08
東華大學
作者:張宇奇
指導老師:趙強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類
作品的靈感源自岸邊牡蠣殼被潮水反復浸潤的瞬間——濕潤的貝殼在陽光下泛著微光,仿佛被自然賦予了呼吸的節奏。選用白陶泥,以手指推擠的原始方式,在器表塑造出層疊的波浪肌理。每一道紋路都像是潮汐留下的私語,既有手工的溫度,也暗合礁石被歲月雕琢的痕跡。
守候組合
09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趙甜甜
指導老師:顧曉蘭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類
守候是一種情誼,無論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亦或是動物和動物之間都會存在。作品陶、瓷兩種材料在顏色和質感上產生視覺差異,突出主體。
參秀
10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作者:趙雨晴、朱怡清、朱妍
指導老師:蕭泰
工藝美術門類:纖維編織類
用纖維材料創造出各種擬態生物,展示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利用視覺沖擊,警示人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荷
11
上海師范大學
作者:王貝諾
指導老師:吳洋
工藝美術門類:漆畫類
在大漆浸染的東方紅韻中,百轉千回堆疊出荷葉的氤氳層次,蛋殼的冰裂肌理如月光灑落蓮塘,破碎的瑩白與流動的玄色在十二層絳紗薄涂間演繹涅槃重生。漆層疊如歲月年輪,蛋殼裂若生命紋路,于紅與黑的古老對話里千年漆語在當代蘇醒,以材料本身的呼吸訴說東方美學中破立相生的永恒詩性。
夏的旋律
12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作者:余圓
指導老師:李游宇、王藝賢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類
牽?;ɑò男螒B為造型,以螺旋上升的動態相結合體現出生命的蓬勃活力。
破曉Ⅱ
13
東華大學
作者:黃悅、裴碩
指導老師:趙強
工藝美術門類:陶瓷類
《破曉》暗喻新事物的產生與發展機遇的辯證關系,二者的特殊性總蘊含在平淡而廣為人知的普遍性事物中,探索全新的領域需要承上啟下,借古開今,同時也需要每一代人的反復探索和竭力探求。
作品展示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i4O8jF00i4SH_JXsC0eH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