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十一屆梁思成建筑獎頒獎典禮暨獲獎者學術報告會在故宮博物院成功舉辦
4月28日,由中國建筑學會主辦的第十、十一屆梁思成建筑獎頒獎典禮暨獲獎者學術報告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地點選在我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故宮博物院的報告廳。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宣讀頒獎決定:日本建筑師磯崎新、中國建筑師李興鋼榮獲第十屆梁思成建筑獎,中國建筑師張利和胡越榮獲第十一屆梁思成建筑獎。
活動當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王進展,國際建筑師協會主席何塞·路易斯·卡爾特斯(JoséLuis Cortés),梁思成建筑獎評選委員會主席、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與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多位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和部分往屆該獎獲得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表彰獎勵辦公室等多部門領導,以及國際建筑師協會的理事代表蒞臨現場。此外,還有來自國內各地的專家、學者,中國建筑學會在京部分理事,獲獎者單位領導和嘉賓參加本次活動。
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惟敏主持頒獎典禮,秦海翔、王進展、何塞·路易斯·卡爾特斯、宋春華為獲獎者頒獎。
頒獎結束后,四位獲獎者或親屬發表獲獎感言,磯崎新親屬辛美沙女士代表磯崎新先生深情回顧了他在中國的實踐經過,并對中國以及中國建筑界的同仁深表感謝;李興鋼回顧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感謝師長的培養和國家賦予的機遇和責任,并表示建筑師的任務是努力建構建筑與自然交互的理想世界、尋獲技術與詩意鏈接的互通之道,自己將向著超越個人和文化的理想建筑境界繼續前行;張利用五個感謝致敬我們的國家和這個時代為建筑師們提供的無限可能,并表示將與中國的建筑同仁們一起繼續從事這項幸福而崇高的事業;胡越分享了其將少年時期的理想變成現實的幸福體驗,感謝家人的支持,成就了他成為一個好的建筑師,同時感謝建筑界的同仁在職業成長中給予的養分和靈感。
典禮結束后,舉辦了獲獎者學術報告會,由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主持。
梁思成建筑獎以中國近代著名的建筑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的名字命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中國建筑學會于2000年創立,設立專項獎勵基金,以激勵建筑師和建筑學者的創新精神、繁榮建筑創作、提高建筑設計和教育水平為宗旨,致力于探究和挖掘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深刻內涵,凝聚建筑智慧與建造技藝,推動建筑創作理念與技術創新的交流碰撞,旨在表彰、獎勵在建筑界作出重大成績和卓越貢獻的杰出建筑師、建筑理論家和建筑教育家,每兩年評選一次。2016年起,中國建筑學會與國際建筑師協會合作,開啟了梁思成建筑獎的國際化發展,正式在世界范圍內開展評選,成為面向世界的國際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設獲獎者兩名,被國際建筑師協會列入世界級建筑大獎,被譽為中國建筑界“最高榮譽”。以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為代表的杰出的中國建筑師們不斷成長,作品日臻完美,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漸趨成熟,有力推動了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探索了新時代中國建筑的價值所在。
在各界力量的參與和支持下,梁思成建筑獎連接中外、融匯古今、團結建筑師的橋梁紐帶作用愈發凸顯,已成為建筑領域一張閃亮的國際化名片。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fUmfps1rQ9Q0_dQkK70X4A